方老太太进门也没客气,在灶前的方板凳上坐下,为方玉珍生火做饭。于悦在一旁择菜,等着老太太问话。
果然,老太太拿了一个草把子,点燃塞到火膛里,看着火膛里熊熊燃烧的火焰,放下火钳,说道:“幺妹,今天你给大家开了海口,要是村里每家人都开口,这可是要上百斤的豆子啊,你这要怎么收场?”
于悦垂眨眨眼看着方老太太说:“外婆,除了拿回家的豆荚我其实在山里还存了好些,足够给咱村的人家一家二十斤,还有剩余。”
未来十多年日子不会太好过,她一个人好一家人好难免会遭人怀疑,但是一个村子的人都富有了,不愁吃穿了,自然就没有人来怀疑她家了。
宣传的事情,正好给了她机会,借助这次宣传机会,让全村慢慢好起来。
“啊?”正在淘洗大米的方玉珍停下来,吃惊地看着女儿。
方老太太扭头看向院子,确认大门是关着的没有人听见,这才舒了口气。
方玉珍放下手中的瓜瓢,迫不及待地问女儿了:“幺妹,你把豆子藏在哪里?会不会有人发现?有没有老鼠?我们赶紧、现在就去把它们背回来。”
她没有想到女儿竟然这么能耐,在山里种了这么多豆子。天啊!若是让人发现是女儿种的可怎么办?还有,那么多几百斤豆子会不会让人偷走了。
女儿这心也太大了吧!
于悦:“妈,你不用担心,我放的地方很保密,别人找不到。若是咱家人都背着背篼担着空担进山,村里的人不怀疑,不跟着吗?”
方老太太点点头:“幺妹说的对,不能这么大咧咧的进山。既然幺妹能瞒着村里人的眼睛种下这么多豆子,那她当然也能悄悄地将豆子背回来。”
想到这样的环境只能在深山,方老太太又觉得心疼。
“幺妹,辛苦你了!”方老太太顿了顿,担心地说道:“不过啊,幺妹,你这样做太冒险了,万一碰上什么猛禽呢?”
经过老太太这么一说,方玉珍觉得后怕起来,她瞪着女儿。
于悦咧嘴而笑:“外婆,你放心,不会的,我找的地方绝对安全。妈,其实我这么做,是想着万一去湘省没凑到给爸爸治病的钱,我就卖了豆子给爸爸凑钱治病……”
孙女儿一片孝心,方老太太不许女儿责怪。
“别瞪幺妹了,她还不是为这个家着想,别看她成天嘻嘻哈哈,其实心里可是细着呢!要不然,报纸上就登上了幺妹写的文章,还给幺妹钱?哎呦,我的幺妹哦,你可真是太体贴人了!”方老太太说完,招呼幺妹到她身边,结结实实地把幺妹抱住,嘴里我的乖乖,我的心肝说个不停。
方玉珍:……她有些嫉妒,她妈对她可没这么亲热过。
方玉珍咳了一声,提醒她妈,灶膛里没火了。
方老太太依依不舍地放开了外孙女,拿了一个挽好的草把子塞到火膛里,这才继续对于悦说道:“幺妹,虽说你今天讲的话是在做好事,但是咱们做事也不能太出挑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于悦点头应允。她是想着不出挑,所以才为天水村人十年计,让他们在十年内都不愁吃穿。这样,就显不出自家了。现在,公社干事的职位谋取了一半,她倒没有这么着急了。
方老太太很满意外孙女的听话乖巧,她说:“今天幺妹在村里人面前说送豆子的事情,咱们得把这豆子的事情给圆回来。这样吧,玉珍,豆子的事情,就推到秀群娘家去,说她们娘家那里的荒地多,同村的人种的多……我一会回去就给秀群说,对好口径。”
方玉珍点头说好:“反正雷秀群娘家离这里远,村里没有人会过去。”
于、方两家统一了口径,雷秀群和张若男白得了几斤豆子,高兴的合不拢嘴。
第三天一早,于悦和赵婵娟一起到公社开会,并在会议上做了汇报。
姚社长很是满意两人的工作,尤其是听说天水村又要增养十头猪,嘴上合不拢嘴。
“那其他生产队呢?”姚社长盯着杨凤问。
“我走了二十多个生产队了,做好了宣传工作,但群众很抵触,他们回答我说冬天到了,扯不到猪草了。”杨凤不敢正视姚社长的眼睛,苦笑着说。
她真的认真做宣传了,可是收效这么低,甚至可以说为零。因为没有人被她说动。
“你当宣传干事多久了?跑了多少个村?就没有说动一个人?”姚社长恼了:“人家两个小姑娘才做了两天工作,就有七户人家报名要养猪了。杨凤?你不想当宣传干事你就说,不能胜任就把工作挪出来!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
姚社长一直就看不惯杨凤不能踏实工作的样子,整天就知道拿着镜子到处照。以前工作没有量化看不出什么,现在有了对比,显得杨凤一无是处。
杨凤自进公社工作,何时受到过这样重的责骂?还有旁边讥笑的同事,她捂着脸跑了出去。在门口撞到一个人,看对方是个穿着旧衣服的年青农民样,顿时恼了,一个耳刮子打过去:“让你占我便宜。”
年青人莫名其妙地挨了一耳刮子,有些愣住,不过手头上的事情紧急非常,没空理会这个疯女人,他得赶快报告给姚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