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忙了大半天,你还没有累?赶紧回去吃饭。”
“饿了饿了,早就饿了。二嫂,你说今天的事要不要给妈说?”刘三嫂小心地问。
“你想说就说。”
方玉珍懒得理会刘家两嫂子,这些天秋收任务紧,忙得脱了一层皮,20元到手的喜悦已经被冲得只剩疲惫了。就连于火明不愿意去看病,她也不想劝了,没精力了。
而那边,刘家二嫂的小儿子馋肉馋得不行,闹着再不卖肉他就不上学了。刘二嫂愁的抓耳挠腮,家里哪里有钱去买肉,她也想吃,这不得等到秋收以后,分粮杀猪的时候吗?
无奈儿子闹得厉害,她哄着说:“要不等下工了,让你爸去给你抓点泥鳅煮着吃?那也是肉。”
儿子在地上打滚拒绝,“泥鳅肉一股土腥味,难吃得要死。我不吃,我就要吃肉,不给肉吃,大后天我就不去上学。”
“吃,你就知道吃!有本事自己挣工分买肉去!”刘老太太可没有给孙子面子,训斥道,“我一天忙到黑都没有吃到肉。”
刘三嫂不敢和婆婆顶嘴,扶起儿子等他老子回来商量。心里暗暗埋怨,二嫂生的儿子多,死老太婆不稀罕后出来的孙子。
刘三嫂抹着眼泪劝儿子:“奶奶不心疼,妈心疼。你再等几天,妈很快就想法给你买。”
晚上,刘三嫂躺在床上,想着儿子白日里委屈的样子,再想到二嫂刚生下儿子的时候,婆婆是天天抱着给最好吃的,她心里不平,翻来覆去实在睡不着。
推了推旁边已经开始打呼噜的男人,“刘老三,你儿子想吃肉。”
“老子还想吃肉呢!”被推醒的人,烦躁地回应。
“你不是说,于家欠我们的钱吗?于幺妹汇了二十块钱回来,咱们去把钱要回来,不就有钱买肉了吗?”
“那钱你就别想了。”
等刘三嫂想再问时,男人的呼噜声又响起来了。
有钱也不晓得拿,这到底是昨回事啊!
刘三嫂郁闷地翻过身,背对着男人。
.
搭车到了镇上已经是下午了,离村子还有十里地。
运气算是不错,有经过村子的牛车,于悦花了两分钱,就坐上去了。路过和湘省差距极远的小镇供销社,她觉得还是先回家重要。
坐在牛车上,看着田里黄橙橙的稻谷,闻着谷香,看着一地的粮食,让人心安。
到分叉路时,牛车要到别村去。她从牛车上下来,拎着包,自己走回去。
生产队在离山下,越是往里走,人越来越少。队里十户人家,劳动力也就六七十人。
在村口碰到一位妇人,看着她鼓鼓囊囊的帆布包,笑着说“小悦,你回来了?给家里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于悦嘴角带着笑,回道:“何二婶,包里装着我干爹干妈不要的旧衣服,他们扔了也是浪费,索性都给我带回来了。”
“旧衣服啊,怪不得这么鼓呢!城里人条件好有布票有工资,每年都能做新衣服。你也是运气好,家里有了这门亲,衣服是不愁了。”
于悦抿抿嘴,“是啊,干爹干妈都很大方。”
“你也是,出门一趟,话也多了,性格也开朗了,这个好!”何二婶是个爱说话的,“你呀,出去这么久了,赶紧回吧!你爸还在家等着你呢!”
何二婶说完,自己先走了。
爸还在家?
于悦心里纳闷,不是寄了钱回,还写信让他去看病吗?
心里藏着事情,于悦加快了回家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