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悦正用铲子铲了热油淋在蒸好的鱼头上,嗞啦一声,一股蒜香混合着辣椒的香味升腾而起,香味浓郁。
“——今天吃什么好香!” 杨福元一进厨房,就闻到浓郁的香味,看到了盘中红绿辣椒相间的蒸鱼头,“小悦来了啊?一来就给干爹做好吃的!这剁椒鱼头又好看又香,今天你干爹可是有口福了。”
杨福元出生在湘省,十多岁就到部队了,嗓门特别大。
于悦掩口胡芦,叫了声“干爹”。
杨福元回答一声“嗯,来了就好!”,端着汤锅出去。
于悦解下围腰,从帆布包取了自己带的铝盒和筷子。
李长英看到了,瞪她道:“小悦,你这是做什么?一家人吃饭,你还要自带碗筷。”
于悦解释道:“我爸爸的病得的不好,我怕万一……”
“哪里有什么万一,你从小就没有和他一起住。怕什么!”李长英说,“再说,又不是什么大病,乡下人没见识,听到个咳嗽也是大惊小怪。”
杨福元咳了一声,李长英横了他一眼:“没说你。”又微笑着对于悦说,“小悦,我是说那些愚昧的人。”
“嗯,我知道。不过,还是小心一点好。”于悦坚持。
杨强手里提着饭和馒头,端了两碗菜,摆在桌上,一份油汪汪的红烧肉,一份青绿的辣椒炒肉。
于悦用橱柜里最大的碗盛了一碗鱼丸汤,锅里还剩二分之一。
“这么多?”李长英见了,“我给闫师长家端一碗去,让他们羡慕羡慕我女儿有多能干!”
“你呀!就喜欢显摆!”杨福元嘴里虽是责怪的话,口气却是愉快的:“快去,快回!我看女儿蒸的这鱼头不错,凉了就不好吃了。”
李长英很快就带着空碗回来了,杨福元背着手问她:“怎么样?老闫家的菜全是从食堂里端的吧?”
李长英很是不屑:“是啊!食堂里打的雪豆炖猪蹄,我看动都没动。一家人在抢着一个铝盒里的肉干吃,那样子像多少天没吃过肉一样。啧啧,……”
于悦接过李长英的碗,很快重新盛了一碗鱼丸汤出来摆在桌上。
李长英招呼她坐下吃。
“这老闫厉害,儿子不争气有什么用?找了多少人劝他儿子到部队里去了,谁知那孩子脾气倔得很,死活不去。如果是我的儿子,我非得打断他的腿不可?”李长英说道。
“你真舍得?”杨福元反问?
李长英:“……”
大家一下不说话了,客厅里的气氛一下低迷起来。
于悦猜他们肯定舍不得,两口这么多年都没有自己的孩子,如果有了亲儿子,指不定得宠溺成什么样子。
“干爹,干妈,你们尝尝我做的鱼丸怎么样?”于悦主动说话,引开话题。
那边杨福元夹了一个鱼丸,咬了一口吃掉,鼓着眼懊悔地说道:“长英,你真不该去显摆。这么好吃的鱼丸,真是便宜了闫老贼!”
“这鱼头更好吃,香辣。来,小悦,你来吃鱼唇,这可是鱼头最好吃的部分。”李长英尝了一块鱼肉,赞不绝口,用公筷给于悦挑了鱼唇。
“这个鱼云也好吃。干妈,你尝尝。”于悦用公筷挑起鳃盖,在下方找到白色半透明胶状的肉,挑到李长英的碗里。
嫩滑,软脆,像是炖烂的软骨。
“果然好吃,小悦你不但会做鱼,还会吃鱼。”李长英夸道。
“不过就是多花些心思。”于悦谦虚道。
“有心才是最难得。”杨福元夸道,“你们娘俩吃鱼头,我呀,就喜欢用馒头蘸着汤汁吃!”
于悦再夹丸子的时候,一双筷子像是不经意地将她手中的鱼丸打掉了,顺着看过去,杨强剜了她一眼。
不就是不想让我吃肉嘛?我就吃!
又没吃你的!
于悦连续夹了三个肉丸。
杨强:……
杨强看到他们你来我往,听到他们你夸我奖,像是真正的一家人,而自己,像是个寄人篱下的局外人,心里难受。
默默地吃了好多鱼丸。
“嗝——”
那一家三口看过来,杨强觉得自己像是多余的,这就很尴尬。
吃过饭,于悦提着空水桶去提水,碰见张婶洗碗。
“小悦,今天来,你干妈给你什么好吃的了?就给你吃鱼啊?”张婶说。
“张婶,鱼丸很好吃的。”于悦笑眯眯的说道。
“呦,小悦你喜欢吃鱼啊?你不知道,我家附近有一条好大的河,里面鱼多得都跳起来了。”张婶夸张地比划着说:“跳得有那么高!”
“我小儿子最会逮鱼了。”张婶盯着于悦,将她从头看到脚,小姑娘比去年更加活泼了,十分满意地说:“你如果嫁到我家啊!保管你天天能吃到鱼。”
于悦:……
于悦:“张婶,你的碗要倒了。”
张婶连忙手忙脚乱地扶住叠得很高的碗。
于悦提着水桶离开,“张婶,我先走了。”
张婶一拍脑袋,懊悔道:“瞧我这记性,光顾着聊天了,还没有问过她带的什么东西。”
张婶看着能干的姑娘,端着一锅碗筷,步伐稳健,寻思着得找个时机好好地和她说说自己的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