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寻常的话或许只有帝后能明白彼此的意思,帝王果然满意地点了点头,“你们自便吧。”
帝王先行回了后殿,皇后示意梅映禾跟着自己,梅映禾这才匆匆瞥了一眼赵行之紧随而去。
大殿内众人纷纷散去,赵行之呆立着望向帝王离去的方向久久未曾挪动步伐。
直到许且走近他,赵行之这才喃喃道:“他是那个意思吗?”
方才帝王的问话实在很难让他不多想,在这之前赵行之曾设想过许多种可能性,或许皇兄已经知晓梅映禾的身份,或许皇兄因为他们二人的关系而责难小早,或许还会给她施加压力……可就是没想到,他竟会对小早生出那样的心思。
许且的眉头皱得紧,面色有些灰白,“老夫也担心……”
“原本想等到明日寿宴过后再提及此事的。”
赵行之在确认了老大人的想法后迫不及待地打断了他的话,“如今看来不及了,我这便去找皇兄摊牌。”
许且并未阻止他,“也好,还是按照原计划行事,老夫等殿下的号令。”
赵行之敛神肃目,郑重地向许且行了大礼后匆匆向后殿而去。
*
慈顺宫内辉煌壮观,华贵奢靡。
这里是皇后的寝宫,触目可及一片金灿灿。
快到午时了,外头的阳光却不见了踪迹,一片黑压压阴沉沉的景象。
皇后杨玉芳让人给梅映禾安排了休息的处所,就在慈顺宫内的一处便殿,叫芳华阁。
又亲自安排了身边两名贴身伺候的宫女去照料起居,特意叮嘱:“你们小心伺候,凡事亲力亲为不可随意交给下面的人,也就这一两日了,谁敢轻慢坏了本宫的好事,别怪本宫不顾往日情分。”
两名宫女分别叫翡翠和琉璃,双双跪地俯身磕头,“娘娘放心,奴婢知晓分寸段不会假手于人,一定尽心尽力伺候。”
杨玉芳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遂又吩咐:“每一个时辰过来回禀一次。”
二人领命退下,殿内这才安静下来。
身边的常嬷嬷是杨玉芳的乳母,将她一手带大又跟随入宫亲如生母,这会儿看着皇后微蹙得眉头微微发白的脸色,心疼道:“娘娘用些午膳吧,今日奴婢特意吩咐厨房顿了鹿茸汤,娘娘整日劳神更应保养自己的身子。”
或许是心情舒畅,杨玉芳点了点头,“是觉得饿了,传膳吧。”
话音未落,门口小太监来报:“陛下过来瞧娘娘来了。”
杨玉芳起身的动作顿了一下,冷笑道:“不是已经答应陛下了吗,怎么还这般不放心,看来当真是上心了。”
常嬷嬷赶紧低声劝阻:“娘娘慎言。”
杨玉芳无所谓道:“也罢,那便请陛下同本宫一道用膳吧。”
“难得皇后请朕同食。”赵怀风的脚步已经迈入殿内,面上带着少有的喜气,“让皇后费心了。”
杨玉芳草草行了一礼,“这是臣妾的本分。”
酒菜齐备,二人入座共饮同食。
殿内无人言语,安静得很。
片刻后,杨玉芳吩咐:“多掌几盏灯吧,天色暗得厉害。”
周围伺候的人纷纷退去,帝后同时放下了碗筷。
“皇后所求之事朕这便下旨。”赵怀风率先开口,“传位于皇长子赵頻。”
赵頻便是皇后杨玉芳的儿子,今年只有五岁的大皇子。
虽说是帝后嫡出的皇子,也是众多皇子中最年长的一位,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太子之位应当就是这位小殿下的,可是赵怀风似乎无视于众人的催促猜测和议论,迟迟不立太子。
拖得太久了,难免皇后杨玉芳心焦恐生变故,脾气也越发急躁。
这些年帝后感情不睦,也只有在外人面前装一装恩爱情深罢了,私底下杨玉芳不知用了多少法子想让赵怀风尽快下诏立太子,可是赵怀风始终没有给出回应。
每每留宿后宫也从不来慈顺宫,其他的嫔妃宫人有了身孕生了皇子皇女,亦或是孩子离奇死亡大人无故丧命,他也从不放在心上。
“臣妾谢过陛下。”杨玉芳端起酒盅敬帝王。
赵怀风却没有动,只抬眸道:“还请皇后收手,莫要再残害他人给朕多留一些根脉吧。”
杨玉芳愣了一下,笑得无懈可击的面上掠过一层薄薄的冷意,点了点头未置一词仰头独自喝下烈酒。
帝王起身,“接下来的事还请皇后多多费心了。”
杨玉芳亦起身行礼,“臣妾都已经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