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完全不一样的是班里的学习尖子们还有家境优越的坐前排的同学们,他们从来不会跟后排的同学多说话,尽管何闲成绩优异,一样不是他们圈子里的人。除了顾远琼和班长徐飞。
何闲、徐飞跟顾远琼是班里考试成绩的铁三角,前三名永远在他们这里,有时何闲第一,有时徐飞第一,顾远琼则是神奇的永远的第二,稳稳当当,不受任何影响。考试前后,他们三个会有短暂的交流,内容基本都是围绕本次考试。每次交流都是何闲和徐飞主讲,主要是考前押题,考后对答案,顾远琼总是安静倾听的角色,存在感很低。
何闲是个要强的人,眼睛永远看向前方,向更优秀挑战,所以她整个初中都非常关注徐飞的动向。初二那年,何闲跟着姐姐们搬宿舍,搬完发现跟隔壁的教职员工楼就隔了一个弄堂,可巧的是,同个楼层的隔壁就是徐飞家。不知道徐飞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何闲是有天晚上端着大饭盒在走廊上吃饭时,转头发现隔壁楼的阳台上,徐飞正站在那里看她吃饭。
从那以后,他们上下学就一起走了。徐飞是个很健谈的人,没有一个礼拜,已经把自己的偶像、爱好、特长啥的都聊了一遍。因为家里有亲戚在国外生活,徐飞的视野比何闲的大了很多,那个时候住校的初中生还没有很多机会上网,学校也不允许用手机,何闲的知识点都是从书本得来,而徐飞不一样,跟他的聊天,让何闲的世界也扩大了边界。这样一来,何闲对徐飞的关注就更多了。于是班里又传出了一些风言风语,说是何闲喜欢徐飞。十几岁的小少年少女们,心事懵懂,单纯可爱,谣言都是直接造到当事人面前,何闲和徐飞都不否认也不承认。何闲是觉得无关紧要,不知道当时徐飞是怎么想的。现在想来,也不知道当时的顾远琼是怎么想的。
对何闲来说,跟徐飞的聊天有着长远的影响,之前只是在父母的督促下好好学习,另外就是争强好胜的性格,让她成绩斐然,而徐飞对外面世界的描述和对未来的思考,让她也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有一次徐飞在放学路上给何闲唱了一首歌,是一首英文歌,那时的他们跟着初中教学,才刚刚开始从字母开始学习,何闲震惊于徐飞的能力,已经可以用英文唱歌了。徐飞告诉她,因为家里有国外的表哥给他寄的英文专辑,知道他爱唱歌,特地寄来做他的生日礼物的。
那次何闲受到的心理冲击很大,她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见识是那样的狭窄,这个世界之大,她只从地理书上认识,这远远不够。她从宿舍里高中姐姐们那里理解到上大学的意义,上大学可以去其他省,可以去北城,可以去海市,去那些繁华的大城市,通过大学还可以再出国去。那个时候,信息的来源那么匮乏,对于一个出身农村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未知又充满了吸引力。
何闲的潜意识告诉她,她要努力,要放大格局,她的对手不仅是班里的同学,应该是平川,甚至是整个省里的学生,她要改变命运,就得靠自己。从此以后,何闲的学习有了更长远的内驱力,她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眼里除了学习,几乎没有别的能引起她的兴趣。
所以整个初中,何闲的眼里,真的没有顾远琼什么事,除了留下个安静温和成绩不错的印象,其他都是模糊的。反而是徐飞,能牵动她的很多情绪,初三开学的时候,徐飞转学去了平川市里的学校,走的时候,何闲感受到了很大的失落。心情低落了好几天,老二和燕子可能都觉得她是喜欢徐飞,那几天着实安慰了她好多话,可惜都不在点子上,她失落的是失去了一个优秀的竞争对手,一个吸引她积极向上的榜样,而不是夭折的早恋。
她对早恋的认识,主要来源就是老二对燕子的追求了,何闲并不能理解老二的心情,只是作为一个兄弟能帮就帮。现在想来,初中时候的她,真的是在这方面完全没有开窍。
直到中考完,何闲回校取成绩单再加填写志愿的时候,顾远琼出现在了她的视野里。这一天的经历,何闲一直记得,还是那么清晰。
她不负所望的考了年级第一,拥有了去禾市一中的入学资格,全校唯一上线的学生。填志愿的时候,校长问她怎么考虑,她犹豫了。白发的老校长跟她说,有句老话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你的成绩在平川也是第一梯队的,但到了禾市,也许会落到后面去,你做好这样的落差准备了么。她听懂了,于是选择了平川中学。
填完志愿出来,发现顾远琼等在办公室门外,其他的同学早就都走了。
顾远琼的成绩能去平川中学,他已经填好了志愿。他等在这里,是为了给她一封信。
何闲从校长那里知道,他们班里去平川中学的就她和顾远琼,所以也没多说什么,拿了信,交换了家里的电话号码,就跟着爸爸回家去了。
正想着这些遥远的故事,班车到站了,何闲跟着人群下车,准备转地铁回家。其实她每次回平川挺麻烦的,虽说有直达的班车,但是班车站离她在青城的家要一个小时的地铁,高铁站倒是近点,可是高铁又不直达平川,还得从禾市转公交车。
而且如果要回自己家的话,何闲的老家在镇上,跟平川也还要个把小时的公交车程。所以平时何闲也很少回平川,一般都是线上联系。
回到家已经天黑了,最近因为老二,连续几个月的周末都去了平川,感觉好久没有自己过周末了。洗漱完躺到自己床上,全身放松,打开平板开始追剧。
正看到昏昏欲睡的时候,手机响了起来,是微信通知,打开一看是研究生同学杨玲。杨玲是她读研时候的室友,她们俩不属于一个实验室,但是不妨碍臭味相投的她们成为好闺蜜。
杨玲:“何小闲!快出来!”
何闲:“干嘛?有事奏本,无事退朝。【狗头】”
杨玲:“你心爱的小导师要去青城出差啦!!!”
何闲:“什么!!!真的假的啊!”何闲一下子坐起身,平板哐叽一下摔到了床下面。“嗷,我的平板!”
杨玲:“当然是真的啦,刚才群里看到大家的下周主要行程表,他有个会要去青城参加。”
何闲:“额滴神啊!我好激动!”何闲开启爆速打字模式。
杨玲:“额滴神啊!我好想围观你看到龚老师时候的花痴表现啊!”
何闲:“你来呀你来呀~”何闲回她,“哪天来,待多久?”
杨玲:“周四的会,估计周三晚上到吧,会议议程好像就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北城。”
何闲:“嗯嗯!那我明天就问问他。”
杨玲:“拜托,你矜持点行不行,怎么也得等老师先通知你吧,你这也太上赶着了。”
何闲:“这有啥,这可是我小导师啊!师恩如山,我再主动也不过分啊,再说了,我老师那么帅,这波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