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一阵尴尬的沉默。
过了会儿,对面开口道:“明天开学了啊……”
“是啊是啊……”她呵呵笑。
不要表白,不要表白,不要电话表白。
过了会儿,电话那头终于开口:“明天有空吗?”
韩沛真连忙说:“有空的……下午有空。”
“那我们下午见。”
“好的呀。”
小桃苦笑道:“我好可怜啊。”
她疑惑道:“干嘛?”
小桃叹了口气:“明天之后,你就是别人的女人了。”
“讨厌!”她感觉脸上滚烫。
小桃捏了捏她的脸,终于露出坏笑:“看把你美的!”
*
8月26日,昭明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
天气依旧闷热,靠近地面的空气似有波纹流转,走在路上几乎要喘不过气。
校园里,彩旗飘飘,人声鼎沸,姹紫嫣红,到处是好奇的眼神,四处打量这座百年高校。
每年这个时候,韩沛真都会想起自己第一次踏入校园时的场景。
那是大概小学的时候,爸爸带她进来的。
那时她天真地以为,大学之所以叫大学,是因为大。
因为比小学大太多了。
坐在边三轮摩托车上,爸爸指着新闻学院的大楼说:“囡囡,以后想做记者,就到那边读书。”
“真的吗?”
“当然,昭明大学的新闻专业排名是全国第一名。”
“那我一定能考上的。”
“爸爸相信你,加油哦。”
如今,她已经在这里就读研究生。
时间真的一眨眼就过去了。
她进了学院大楼,前往孙教授的办公室。
孙教授名叫孙雯,是她的本科导师,如今又是她的研究生导师。
个子不高,今年四十多接近五十岁,戴着一副无框扁圆小眼镜。
不说话还算和善,一说话时总是似笑非笑,让人不寒而栗。
韩沛真敲了敲孙教授的门。
“请进。”
“老师好。”
“你回来啦?”
“嗯。”
“感觉怎么样?”
韩沛真简单汇报了一下这次研学的体验,孙教授不时点头,最后点评道:“不错,有收获。”
她笑了笑:“今年还请老师多多指导。”
孙教授摘下眼镜,用小手绢擦了擦,问:“现在还是想做记者吗?有没有考虑往学术方面发展?”
韩沛真扯了扯嘴角,勉强笑道:“现在还真不好说,我会考虑考虑的。”
“做记者很辛苦的,而且现在行业不景气。”
王牌学校的王牌专业的王牌导师居然说出这样王牌丧气的话,韩沛真忍不住苦笑道:“是吗?那我更得谨慎了。”
“现在的趋势就是内卷,卷到头谁都没有好日子过。”孙教授叹了口气,“幸好我快退休了,你们还得辛苦很久。”
她不置可否,只能微笑。
“那个散打队退了没有?”孙教授又露出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
韩沛真一愣,又小声回道:“没有。”
“研究生期间会很辛苦,我不建议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可是……”她沉思片刻,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勇气,说,“可是,我不会耽误学习的。”
“别紧张,我只是友情提醒。”孙教授重新戴上眼镜,笑了笑,“说正事儿吧,今天喊你来是为了另一件事。”
“什么事?”不说还好,一说韩沛真反而紧张起来。
“最近学校跟长江新闻社共同制定了出镜记者联合培育计划,院内考虑你成绩优秀,专业素养高,形象也不错,准备推荐你。”
“真的吗?”韩沛真被这好消息冲击得有点晕眩。
长江新闻社,是国内顶级媒体之一,或者没有之一,就是顶级。
事关国际国内重大事项,没有长江新闻社的首发,其他单位不得擅自发稿。
“没错。”孙教授点点头,但眼里闪过一丝微光,“不过,本系和其他系的竞争对手林林总总加起来至少有三十多个,你的压力不小啊。”
她抿了抿嘴唇:“那培育计划的名额是多少?”
“一个。”孙教授竖了根手指头,“每年只有一个。”
韩沛真捏紧了拳头:“怎么选拔?”
“估计9月底进行笔试,10月中旬进行面试。”
“那么……我该怎么做?”
孙雯微微一笑:“你恐怕要费点工夫了。”
说着,她从抽屉里掏出一张A4纸,放在桌上:“按我的要求,从现在起所有心思都要扑在上面。”
韩沛真看了眼书单,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有英文,估计得有二十多本书。
“组会正常都是周五下午,课题我会提前通知你们。不过课题研究的内容跟培育计划要读的文献是两个方向。”
孙雯扶了一下眼镜,露出和善的笑容,
“所以我才说,建议你撇掉一些无用的事情。”
是指散打队吧?
应该就是这个。
韩沛真歪了歪脑袋,尴尬一笑:“谢谢老师,我会认真研究的。”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问我。“孙雯微微颔首,“但是老师找你时也不要嫌烦。”
“不会的,老师。”她心里咯噔一下,勉强笑道,“我会抓住这次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