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汴京食记 > 第60章 百花糕

第60章 百花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汴京人常做的百花糕,选用梅花瓣、玫瑰酱、梨花嫩叶,其中梅花瓣是去蕊后盐渍的,玫瑰花是糖渍的,梨花嫩叶则要焯水,不然会有股涩味,也带着毒性。

食材备好后,陆琼将花瓣与蜂蜜混合,制成花酱,还加了点桃酒的醪糟。

杨姐儿把糯米粉、粳米粉混在一起,最后撒上茯苓粉拌匀:“今年汴京的花开早了,往年这时候,汴河的迎春花还没开呢。”

方才去汴河,陆琼也见到堤岸两旁开满了嫩黄的小花,便点头附和。

米浆调完,她便撒上花酱,见浓稠了,就倒在模具里,随后上锅蒸。

杨姐儿往灶口塞了好几根柴,直到火旺了才收手。

不过蒸糕点就得用大火,不然做出的糕点会松散、发黏,大火蒸的糕点弹性也比文火高,也更省柴火。

陆琼虽不缺钱,但也是能省则省,毕竟谁会嫌钱多。

坐下歇一会,点上一盏茶,墨绿的茶面透着一股涩味,她端起来吹气,沿着茶盏杯缘小饮一口,眉头一皱,果真有些涩。

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百花糕便蒸好了,玫瑰的香味更浓,不过入口是清甜的,还很松软,与桂花糕一类的糕点口感相像。

放出炉,店里食客便买了不少,糕点一类的吃食,还真是陆记的招牌。

食客喝着桃酒,尝着百花糕,一边闲聊:“下月便是春耕,朝廷还延后了科考。”

民以食为天,虽然本朝商业兴起,但农业才是根基。

另一食客也附和着,末了还用“这桃酒香甜”收尾。

临走前,他们还打包带走几块百花糕,这样的食客有不少,晌午不到,做好的百花糕就全都卖光,杨姐儿也赶着做下一锅。

陆琼则在捣鼓别的茶饮,香橼切成片,泡上清水,加一点蜂蜜,有些像后世的柠檬水了,不过尝起来还是太涩、太酸,最后还是放弃了。

倒是陆萱被她哄骗得喝下一大口,最后脸都皱成一团,还不断吐舌头:“好酸……”

杨姐儿也在一旁跟着笑,笑够了才递过来一盏茶,陆萱喝下去才觉得缓过来,只是那股酸劲儿却一直消散不去。

等她再次回味,咂咂嘴,好像还真有点好喝。

不过陆琼早就拎着食盒上街去了,赶着去给谢府送些百花糕。

谢府的梅花开得正盛,她刚走进院子,恰好有风吹来,淡粉的梅花便落了一地。

何慕也总算是出来赏花,闲聊几句,才知谢洵去看田地了,只是要劝说百姓种木棉,还真是一件难事。

毕竟科考都得为春耕让步。

也正如她们所料,谢洵着实碰壁了。

他前脚刚走,刘婆子便往地上呸一声:“劝人不种粮食……我看这种人就该遭天谴!”

江笙装听不见,还尝着谢洵送来的糕点,这可是汴京带来的,定要不少钱,要是有一份熟水就更好了,毕竟光吃糕点有些干巴。

自从阿姐嫁人,他就吃不到好吃的糕点,自己尝试做过机会,谁知阿奶竟说他浪费粮食,最后做都不让做。

刘婆子骂完人,才觉得心里堵着的气顺了些,又见江笙还在吃,便上前拍了下他的头:“鸡喂了,地扫了?整日只知道吃。”

江笙顿时觉得无辜,想着已经打了一顿打,便将手中余下的糕点塞进嘴里,空出的手还不忘多拿几块。

气得刘婆子去拿扫帚,追着他满院子跑:“混小子,给我站住!”

听这话的江笙跑得更快,嘴里的糕点酥掉了一地。

与刘婆子家的热闹相反,虞娘家则陷入一片寂静。

离姐儿觉得春耕无论种什么都无所谓,毕竟她日后要去汴京,便安心吃着糕点。

虞娘看一眼她,便转身进了屋子,扶着酸痛的腰无力叹气。

......

汴京街巷弥漫着花香,卖货郎担着新折下的桃枝穿行在街巷瓦肆,在湿润的青砖上留下一个个脚印。

到夜里,陆记也在墙边、门边、屋檐处挂上几盏花灯,迎合着节日氛围。

陆萱还去商贩处买来花钿,贴在两颊边,一路笑着冲进来:“阿姐!过来贴花钿……”

花钿有金钿、翠钿,也有鱼鳞钿、纸钿,陆萱买的便是用五色纸剪的花子,不止给自己贴了,也给陆琼跟杨姐儿买了一份。

她脸上喜庆得很,两颊有,额上也有,就差贴满了。

这对习惯后世简洁妆容的陆琼来说是个冲击,不亚于小时候文艺汇演在脸上化红腮红……

是以她拒绝在脸上贴着东西,没想到杨姐儿也跟着劝说,不停笑:“小娘子,今日可是花朝节,你贴了这花钿,说不准来铺子的食客就更多了……”

陆萱也一脸怨恨,好似她不同意,就要生闷气了。

许是拒绝不过,又或是想挣多点钱,陆琼叹一声,最后还是点头了。

好在只贴额上的,随后用铜镜一照,便见两眉间一抹红……还有些真不错。

先前酿的桃酒也快上完,百花糕也再一次卖光,直到半夜,食客才肯散去。

今日生意太旺,店里食客都不够位子,这也叫陆琼起心思,铺子好似有些小,或许该扩大一下店面了。

也想起另一桩奇怪事,去年说要扩张铺子的施三娘,不知何时起再也没提过。

不过最紧要的是,该从哪找适合的铺子?

她这一想,便越发不可收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