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将离回府便找了个木盒,把暖玉观音像仔细地用红绸包好,装了进去。
晚上用膳时,元佑喝了口小酒,对元将离道:“林征号前些时日跟我说他小儿子要办及冠礼,请我去主持,今日上朝后同我说请你一同前去。”
“林征号?”元将离想了想,“林身正的父亲,三品归德将军林征号?”
“是他,”元佑点头。
于贤娘疑惑地看着元佑,还没彻底消气,她语气冷硬道:“他儿子的及冠礼,特地同你说请将离去干嘛?”
元佑摸摸鼻子,嘿嘿笑了声,“也许说那日咱们姑娘大展神威,让他们家钦佩不已呢。”
于贤娘横他一眼,但细细一想,又问道:“林将军有几个儿子?”
“三个,”元佑伸出三根指头,夫妻这么多年,于贤娘一问他便知她的意思,立马道:“前两个早就成亲,如今连孩子都有了,只差这个小儿子,马上及冠。”
于贤娘眼睛微亮,追问道:“这孩子人如何?”
元佑:“胆大心细,率直大方,随他爹,没那么多贼心眼子。”
于贤娘眼睛更亮了,手里筷子放下,“可有什么其他不好的传闻?”
“好得很,好得很,”元佑摆手,“雍都贵族子弟里一等一的名声好,而且他们家家风也好,林征号和他夫人伉俪情深,管教也严,家里儿子没一个敢纳妾的。”
于贤娘大赞:“好啊!”
夫妻俩齐齐扭头看向元将离,表情如出一辙,异口同声,“将离,你看如何?”
正咬着一块青菜的元将离:“……”
她被两双冒光的眼睛盯着,慢吞吞把青菜眼下,含糊道:“我和林身正统共见过赛马场那一次,话说过不超过三句,爹,娘,你们俩不至于此。”
于贤娘不同意,连饭也不吃了,一心同她解释。
“雍都这些年轻公子哥儿骄矜惯了,大把荒唐的,出入秦楼楚馆如入自家府邸,还有那种还没娶妻便通房一大堆的,甚至连孩子都有几个,”于贤娘越说越不忿,瞪了元佑一眼,“若是你爹当初也如此,我是断断不可能嫁给他的。”
元佑没想到一把火烧到自己头上,连忙竖起三指对天发誓。
“我元佑绝不可能如此!”
于贤娘懒得理他,继续对着元将离谆谆教诲:“总之这天下荒唐的坏男人遍地都是,正派的好儿郎却很难得,若是这林小公子合眼缘,你多注意注意也是好的。”
还差两个月,元将离就要过十六岁生辰,于贤娘想着便有些焦急。
见元将离眼神闪烁,埋头吃菜,她便知道她想继续拖延的意思,立即扯住她的筷子道:“光回京这段日子,尤其是最近,可有不少人跟我打听你呢。”
元将离顿时抬头,警惕问道:“谁?我怎么不知晓?”
“自然是没什么好的,我便没有告诉你,”于贤娘斜瞥着她,哼了一声,“你现在年纪还小,能慢慢挑着中意的人选,要是再拖个两三年,那好人选可就得拖没了。”
她恨铁不成钢道:“难不成你想被议论纷纷,逼得随便找个人就嫁了?”
元佑悄悄点头,附和道:“好儿郎就那几个,抢手得很,你要是看不上林身正,爹爹去打听打听别人?来,告诉爹,你喜欢文官还是武官家的孩子?”
元将离:“……”
到底是答应了后日去林府看林身正的及笄礼,好不容易吃完一顿饭,元将离刚准备落荒而逃,突然想起一件要紧事,转头又道:“爹你暂且先不用给憧靖找师傅了,今日去郡公府,温世子给我推荐了一个夫子人选,我们等几天看看。”
元佑一愣,“温世子?”
“说是他祖父曾经的弟子,”元将离说完这一句,便忙不迭溜了,生怕再被于贤娘揪着耳提面命,恨不得把全雍都的好儿郎捆在她面前任她挑选。
元佑“奥”了声,自言自语道:“温老爷子的弟子,看来差不了。”
没听到一直挂念夫子这事的于贤娘的答复,元佑转头,就看见于贤娘眉头微蹙,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以为她担心这人不靠谱,于是道:“温老爷子桃李满天下,出了那么多名臣雅士,温世子推荐的自然差不了。贤娘,你别担心。”
“我不是担心这个,”于贤娘垂首,有些狐疑,“温世子以前是这么爱助人的性子吗?”
元佑被问住了。
他们驻守边州十数年,并没见过温郁离最春风得意的少年时期,仔细想想回雍都后的传闻,似乎也只是说他多智、才高、温润雅致,好像……真没人说他热情爱助人的?
于贤娘嘀咕道:“他该不会喜欢将离吧?”
“应当不是吧,”元佑低头盘算半天,“他们俩统共也没见过几面,温世子之前只听说和孙应鹤的女儿有些传闻,但也没谁亲眼见过,看来应该是个洁身自好的。依我看,肯定是上次赛马会咱们将离帮了他,他这是还人情呢。”
于贤娘想了半天,勉强点头,“如此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