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太子妃可能胜任此事?”
姜水芙本事不关己,静静聆听,不知为何突然就提到了她。
自建国以来,庆功宴就是大邶的盛事,要皇后协同诸位品级高的娘娘共同操办,以表重视。就算娘娘不行,皇家流行论资排辈,上头还八个皇子正妃等着呢。
其中大皇子妃更是出自河东世家,算术理宅,样样精通,是京中女子的典范。
五皇子妃也毫不逊色,家中祖父负责教导各皇子的学业,她耳濡目染,才学乃是女子之最。
总而言之,太子妃身份虽高,却年纪太轻,缺少经验。
怎会轮到她呢?
姜水芙察觉她的身上落了一道视线,她抬眸,便知道了原因。
是母后的意思。
母后在替她筹谋。
宫中的女子生存不仅要靠丈夫,更要凭本事。
尤其是身居高位者。
若无本事,高台顷刻崩塌。
姜水芙双手一紧,内心百转千回,一方面,她不想让母后失望,更重要的是,她自己也想要试试,这是证明自己的好机会,证明她这个太子妃能力的好机会,她想要沈极昭看看,她能帮他。
但一方面她犹豫的原因,也是因为沈极昭。
怎料此时,皇帝又问了一句。
“太子以为如何呢?”
姜水芙没预想到皇帝会突然提到沈极昭,她内心所有的希冀瞬间碎裂,她没机会了,同时她也不由自主地开始紧张。
她犹豫是因为他不看好她,他一向是觉着她没规没矩的。
况且,他昨日才说过她不是个合格的太子妃,又怎会同意她来接手他的庆功宴这般重要的事呢。
沈极昭一定会拒绝的,她心里虽有准备,却还是不免有些难过。
皇家的所有规矩,她都认真在学,孔嬷嬷还夸她足够独挡一面了。
气氛在此刻突然凝滞,皇后视线来回在姜水芙下耷的眼神和她聋了一般的好大儿身上,默默哀叹一声。
“太子除了朝政,对什么事儿上过心呢?圣上不必问他,白费口舌。”
姜水芙的心提了起来,皇后这话可是在责怪沈极昭,她下意识就要帮他开脱:
“母后,太子他……”
“本宫怎说错了,太子不肯让太子妃劳累,所以昨夜一人在书房劳累了整夜,大邶真是庆幸。”
姜水芙没想到皇后直接将他们夫妻间的夜里点了出来,她有些无措,有些丢脸。
她更加害怕,害怕沈极昭误会她不满向母后嚼舌根,她的手悄悄抬起,轻轻揪了下他的衣角,着急地摇摇头。
沈极昭身子稍转,衣角滑落挣脱她的手指。
她手指颤了颤,他还是误会了。
怎料下一秒,她的心又活过来了:
“母后,儿臣知错,之后会多回房,母后不必再操心了,太子妃脸皮薄。”
姜水芙云里雾里,心跳加速,他在护着她。
皇后表情这才好转,她正要问他想法,沈极昭就堵了她的口:“只是此事兹事体大,太子妃没有经验亦没有……”
皇后轻飘飘来了一句:“太子妃没有的,是经验?”
没有的,是他的心。
姜水芙也听懂了,笑容却不减,她要的很少,也会知足。
见此景,皇后也不能多说些什么,天家夫妻之间最要有分寸,她温柔地向皇帝笑,全由皇帝决定。
姜水芙立即当个和事佬:
“父皇母后,儿媳最近身体不适,恐怕不……”
她的话还没说完,打断她的是令她极其意外的一句话:
“但是……儿臣觉着可以一试。”
姜水芙瞪大了眼睛,她没听错吧?
夫君同意了!
他竟然同意了!
他不是说她当不好太子妃吗?
是想锻炼她?
还是想要相信她?
沈极昭看了一眼身边女人的笑颜就刻意忽略她,对皇后圣上说:
“方才儿臣也想推荐太子妃,太子妃贤良方正,虽能力尚有不足,但胜在点子颇多,宴席交给她儿臣放心。”
姜水芙面上肉眼可见地红润了起来,眼角一开,那股子艳丽又立马浮现了出来。
整个人温婉又妩媚。
腕上的玉镯亮的发光。
沈极昭说一开始就想要她来操办他的庆功宴,她真的好开心!
这是沈极昭第一次肯定了她,将他的事交给她。
这种感觉好像是将她拉入了他的战营,她不再是被排除在外的孤客。
他的荣耀将由她一手操办。
他们二人与荣共焉。
皇后欣慰地点点头,拉着姜水芙去说些女人间的话。
另一边的正殿,宫女仆从悉数被撤下。
皇帝在与沈极昭谈论刚刚结束的战事。
“九昭,此去边疆,可有何收获?”
九昭是皇帝私下唤沈极昭的小名。
九是最高的阳数,象征着皇权和天子之尊。
沈极昭除了是嫡出,还占了九这个排行。
皇帝自然偏爱非常。
“回父皇,此次一役,塔疆族已几乎被完全清除,只余一些残余势力,儿子已留了何碑卿去处理,不出一月,定将其尽数捕获。”
皇帝骄傲地点点头。
他这个儿子,最像他,薄情绝义。
塔疆人虽然一直不安分,野心勃勃,却基于大邶强劲的兵力,不敢擅自出手。
这些年大邶的放任,滋养了他们阴暗的欲望,塔疆开始试探性地露出他们的尾巴,屡次进犯大邶的边疆,直到塔疆再也不满足小打小闹,一口气屠了三座城。
沈极昭一听这消息就立马请命亲率大军赶往边疆,以保护百姓之名直接将塔疆灭族。
既师出有名又扩展了边域,大邶至此已成为国土面积最大的朝野。
此事皇帝听到时都不忍称叹沈极昭的狠辣。
忍常人之不能忍才能放长线钓大鱼。
这一盘棋,竟是下了数年。
本质上,他非常喜欢这个狠心狠情的儿子。
他没有多余的情感,便不会被任何人或事牵绊。
他若为帝,必定开拓一番伟业。
事业虽重要,家庭亦然。
前朝后宫,息息相关。
“说来你与太子妃成婚已有两年,却迟迟未有子嗣,不知可是东宫诸事繁杂,不能兼顾之由?既如此,迎侧妃良娣不日也该提上日程了,各位份的人选定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