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后到,我才是那个见到好不容易师父回来却带了一个陌生小孩而被吓了一跳的人好不好?” 一心道人脸上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似乎不愿回想起那段被一个小光头针对的童年时光。那些日子里,或许有着许多让他无奈又难忘的经历。
癫和尚就当没有听到一心道人的抱怨,继续说道:“老和尚上辈子是什么人,他只是简单地提过,是个致力于研究历史与政治的学者。我不知道这一辈子他成为钟玉堂后早年过得怎么样,他自己也从不提起那些过往。我认识他的时候,他便一直在埋头写书,用他前世的文字记录前世各种各样的知识。那些知识丰富而深奥,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宝库。而且,这些书从不曾留在京城,过一段时间他便会亲自带着他写的书来到南方,精心挑选一个城市,将这些书妥善地藏起来。”
“他是不是在躲避某些人呢?不想让他写的东西被某些人看到?” 百里信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随后猜测道。毕竟不启法师写的书有些内容简直是把 “造反” 二字明晃晃地写在了封皮上,如此大胆的举动,难免让人产生这样的怀疑。
“谁知道呢,老和尚有时喝醉了会抱着我大哭,嘴里说着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比如要杀了小日本,要避免清朝,避免金陵大屠杀之类的。” 癫和尚摇了摇头,眼神中也带着一丝疑惑。
“金陵大屠杀?” 百里信听到这个词,心中猛地一惊。要知道他们现在便身处金陵,而金陵又是大楚南方十分重要的大城市。在什么情况下,这样一座重要的城市会发生如此惨烈的屠城事件呢?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各种可怕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担忧。灭国!如果是改朝换代,那下一个朝廷是不是少数民族,也就是胡人呢?就比如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五胡乱华那样的动荡时期?百里信的脑袋里顿时变得乱糟糟的,各种猜测如同潮水一般在心中不断涌现。然而,他很快便努力将这些猜测压制在了内心的角落。毕竟如果能完成他们的目标,不启法师提到的那个灾难估计有很大机率不会发生。
“估计是在未来,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遭遇了一场巨大的浩劫。” 癫和尚曾经也为此纠结过,心中充满了忧虑与不安。不过在不启老和尚的开导下,他除了在沿海派了几个眼线外,便不再在这方面花费太多心思了。他明白,有些事情或许无法避免,但他们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未来的走向。
“小日本是东瀛?” 百里信结合癫和尚的势力分布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圈出了最有可能的国家。他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要知道东瀛一直以来都是大楚的附庸国!百里信一直奉行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以及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 的教条。很快,他便把如何瓦解这个东瀛列入了他的计划之内。百里信虽然不会做出让人家亡族灭种的残忍之事,但让这个东瀛的国家消失掉、彻底成为大楚的一部分还是可以考虑的。一心道人与癫和尚这两位出世之人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落在百里信身上。刚才那一刻,百里信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十分可怕,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涌动。只是他们谁也没有去提醒百里信,一个静静地喝着茶,一个默默地喝着酒,都保持了沉默。他们或许明白,百里信心中有着自己的考量与决断。
“师父,师祖是在十年前去世的?” 百里信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与感慨。
“是的。不启和尚虽然比不上嘉明帝,但也是个长寿之人。不过他和钟家的关系一直都很淡漠。钟家在老和尚去世之前,只把老和尚当个普通亲戚,过年过节送份礼便没有其他更多的接触。老和尚除了在身体父母在世时,每年固定送些平安符与佛经,也从不见钟家的人。尤其是晚年,他几乎是长居江南,远离了京城的繁华与喧嚣。现在的靖宁侯是老和尚的侄子,以后你去了京城,最好不要与靖宁侯扯上关系。” 一心道人微微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此时,他的心中或许在为百里信的未来担忧,希望他能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