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清远带着乐师回了府,白衣少年来到陌生环境,有些拘谨,站在院子里不知所措。他低垂着头,双手紧紧握着玉笛,指尖微微发白,显然对这陌生的环境感到不安。
路上,杨子衿问过宁清远原因,宁清远并未回答,杨子衿在心里叹了口气,清远的心情又不好了。
“你叫什么名字?”宁清远坐在石椅上问。
许是他的语气有些冷,白衣少年肩膀抖了抖,颤巍巍地回答:“回世子,我叫清儿。”
一时陷入沉寂,只有夜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宁清远没有回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少年的目光如湖水般澄澈,却令人不寒而栗。
杨子衿刚想开口,宁清远又问了一遍:“你叫什么名字?”
白衣少年以为世子没听清楚,小心翼翼地开口:“我叫清……”
话音未落,宁清远忽然抬手,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瓷器碎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刺耳,碎片四溅,茶水溅湿了少年的衣角。
少年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得浑身一颤,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脸色瞬间苍白如纸。他紧紧攥住玉笛,指节发白,眼中满是惊恐与无助。
宁清远的目光冰冷,声音低沉:“我再问一次,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喉咙干涩,几乎发不出声音。
眼见着少年答不上话,杨子衿开口问:“谁给你取的名字?”
少年低下头,声音微弱:“是……是二皇子取的。”
宁清远冷笑一声:“二皇子倒是会取名字。”
少年不敢接话,只是紧紧咬着下唇,生怕自己说错什么。他的身子微微发抖,仿佛随时会倒下。
宁清远看了他片刻,起身走往屋内,声音冷淡:“进来。”
少年愣了一下,随即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他脚步轻缓,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惹得世子不快。
屋内烛火摇曳,映照在宁清远的侧脸上,却显得他更加冷峻。他坐在桌前,目光依旧落在少年身上,语气稍稍缓和:“今日起,你不叫清儿了。”
少年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却不敢多问。
宁清远淡淡道:“从今以后,你就叫白玉。清儿这个名字,不必再提。”
少年微微一怔,应道:“是,世子。”
宁清远挥了挥手:“下去吧。来福,给他收拾出一间房,带他去休息。”
少年恭敬地行了一礼,跟着来福离开。
夜风透过窗棂吹进来,烛火微微摇曳,映照着宁清远俊秀的面容,神色不明。
次日,上书房。
太子来找宁清远,问及那位乐师。宁清远轻笑:“他在府上,安置得好好的,太子不必担忧。”
“倒是,二皇子今日怎么没来?”
提及李瑾,李赫很是冷淡,“他犯了点错,被父皇禁足了。”
怎么早不罚晚不罚,偏偏今天就被罚了呢?
宁清远看向太子,心下了然,朝他微微一笑:“赫哥哥,你想喝我煮的奶茶吗?”
“当然。”
“不如就今日吧。”
“好。”
傍晚,李赫随宁清远去了世子府。
院子里,一阵琴声飘在空中。宁清远带着李赫走近,只见一白衣少年坐在庭院之中,纤细修长的手挑动琴弦,优美的旋律随之而来。
见到二人,少年立马起身行礼:“见过太子殿下、世子殿下。”
宁清远问:“你为何在此?”
少年低下头,声音轻柔却带着几分紧张:“回世子,是杨公子说,库房里有一架闲置的古筝,便让我拿来试试……”
话音未落,杨子衿已从廊下快步走来,脸上带着笑意:“世子,你回来了。”
宁清远看了杨子衿一眼,并未多言。他转头看向李赫,语气平静:“太子殿下,今日风大,不如进屋歇息片刻。”
李赫歪头:“嗯?宁宁不是要给我煮奶茶吗?我可以在一旁看着吗?”
“好,太子随我来。”宁清远转身走去厨房。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厨房。厨房内,几名厨子正围在灶台旁忙碌,锅中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他们一边烧火做饭,一边低声闲聊,笑声中夹杂着几句八卦,见宁清远与李赫站在门口,顿时噤若寒蝉,纷纷站成一排,低头行礼:“见过世子、太子殿下。”
宁清远神色淡然,挥了挥手:“你们继续忙,不必多礼。”
厨役们面面相觑,却不敢多言,只得小心翼翼地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动作比之前更加谨慎。
宁清远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一名年轻丫鬟身上:“小红,我需要一些炭火和新鲜牛乳,送到茶室。”
小红连忙应答:“是,世子,奴婢这就去准备。”
宁清远带着李赫走到隔壁一间小室,内陈设简雅,有一个大柜子,上面写着各种茶名。
小红很快将炭火和牛乳备好,她将烧得红亮亮的炭火放入茶炉中,取来一个铜壶煮水,做完之后,站到一旁听候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