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消失以后,人们想又得七天才能在见到它,不曾想三天之后,天幕便又出现了。
天幕不在的日子里,李白门前热闹了起来,探访者接踵而至,不惜高薪求诗,可谓是门庭若市。
谁不想诗仙赠诗,然后流传千古,虽然机会渺茫,但万一流传下去了呢,走到他们这个位置,其他的什么都有了就差身后名了,能流传千古谁不心动。
因着天幕的原因,晚年李白没有如天幕描写的那般穷困潦倒,他带着唐肃宗给的钱安渡晚年(唐肃宗:诗仙被神迹存认的仙人,可不的买个好,将来去了仙界或许会念着旧情,帮我一把)
即便没有唐肃宗帮忙,也会有人向李白伸出援手,因着天幕杜甫的生活也变好了不少。
人人纷纷慕名而来,见杜甫生活穷苦,大家纷纷出钱出力 ,同村的人得知杜甫竟然是诗圣纷纷惊讶不已,连忙为之前的失礼道歉。
“刚刚那位老人是谁”,“回老爷,杜甫”,“谁?”,“杜甫”,“诗圣?”,得知自己刚才得罪的人是被天幕提及的诗圣。
赶紧追了上去,连忙道歉,毕恭毕敬把杜甫请了回来,杜甫知道他为可转变,并没有刁难他就跟其回去,因为比起这个杜甫更关心治下的百姓。
跟李白告别后,杜甫又认真准备了科举,因着他是天幕提及过的诗圣,皇帝重点关照了他 ,认认真真的看了他的考卷。
发现确实有才便给予录取,杜甫这一生终于不会因为无缘科考,而穷困潦倒。
各个时期的学渣就惨了,他们除了论语外另加了诗经,李白之前的还好天幕没放几首,而之后则惨了。……
封建大家长们,一致认为连神仙都在学李白的诗,那李白的诗一定有用,多背点诗就会做了,虽不及李白,总比什么都不会来的强。
后来,还真有人凭借背诗成为了诗人,就是不怎么出名。
【大家好,现在我所处的地方是陕西的郑国渠,他是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对于秦朝统一六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来看看这千古第一渠—郑国渠】
天幕上一个女子拿着话筒,行走在桥梁之中,对着身后滔滔不绝的江水讲述着。
天幕一出,上到王孙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抬头望去,只见涛涛江水往前涌去,水面一片平静,远处有人开着不知是什么,应该是船(潜艇)飞快的游着。
看着天幕上的船(潜艇),帝王们都心动了,那船(潜艇)看着就好玩,百姓也有些心动的,不过他们并不渴望。
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天上神仙的法术,凡人怎么可能拥有这般手段,某些老顽固见天幕上女子抛头露面,纷纷气愤不已,出口指责。
被人怼了,才想起来那里是仙界,想到之前天幕那不知是什么东西(动漫人物)都可以露面,一时歇了语。
可心里还是不痛快,他们决定回去后再严格加强女儿的管教,绝不能做这等伤风败俗之事。
怼他的见他停嘴,忍不住在心里翻白眼 ,平时就看不起女子,搞得他不是从他娘肚子里出来是的,做他的女儿可真是倒了大霉 。
看着天幕自信张扬的女子,不少女子心生向往,可那新生的希望很快被人打破,你也不看看你自己,天上的仙子是你能比的吗?眼中的光芒就此消失,好似不曾出现。
郑国知晓自己目的是为了疲秦,知道能够被千古流传,郑国很是高兴,任谁得知自己可以流芳百世,都会乐不拢嘴
虽说刚开始来秦国修渠,并非自己所愿,但对于郑国渠来说自己还是很认真对待,毕竟接了这份工,他就得对这份工作负责,对周围百姓负责。
对于水利工程师来说,水利工程就像是自己的子女一样,自己子女被人夸,郑国怎么可能不为其高兴,为其喜悦。
高兴之余又有些忧愁,疲秦计划被天幕报道出去,性命没了保障,一时间心里不由七上八下,惴惴不安。
【郑国渠建立于公元前246年,长达300余里,至今已经有2262年,郑国渠最初是韩国为了疲秦的策略,当时的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