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诗一出天幕下之前不服李白诗仙名号立马心服口服,一首随随便便的劝酒诗都能名垂青史,更可况其他了。
一开篇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出,无数人被深深地震撼住了,随着诗句黄河的画面不由在脑海中浮现。
哥,你知道你写的是劝酒诗吗?怎么一上来就搞这么大,下面该怎么接,就不怕虎生蛇尾吗?
李白用实力告诉他还真不怕,第二句立马就出来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雪。
此句一出无数人都动容了,她们立马从黄河的震撼中 ,转为对时间易逝的无奈,望着这句诗许多老人回忆起了从前。
诸葛亮思绪随着这句诗回到了从前,从前先帝在时为光复汉室商讨大计的时刻,现如今看着愚笨的阿禅诸葛亮不由轻声叹气。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出来天底下所有决定自己没用而失落的人心情好了不少。
上天造就了我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再挣,可必要为此失落了,很多人因这句粉上了李白,要我们在此恭喜李白有了许多祖先粉。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好狂,这小子也太狂了吧,连古代的圣贤都敢调侃……。
“好小子够洒脱,连五花马和千金裘衣都能被拿出来换酒,要不是一个时代,本君都想请他来共饮此杯”,信陵君对着门客道。
当人们被诗歌吸引时,细心的人注意到了至今两个字,天幕中的至今肯定不是现在,那只能是以后,天幕里面的人不会是后世之人吧?
【除了李白的好友外,还有一个人也是随着李白的诗名千古留名,那就是汪伦,现在你随便在大街上找一个人就没有不认识汪伦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杜甫要知道给李白给人写诗估计得哭了)(杜甫:白哥我给你写了这么首诗,你为可不回我)
杜甫:我没有,别乱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此汪伦这个名字就印入了中国十四亿人的基因里想忘都忘不掉的那种】
中国应该是天幕之人所处的国家,十四亿相当于十四万万的人,这么多人养的起吗?
一看到天幕所说的数目,众人被天幕数量吓了一跳,不由对中国的国力担忧,中国的皇帝真幸苦要养这么多人。
看着自己领土上少得可怜的人,在看看天幕所说的人后,李世民羡慕了,天幕你要是觉得人太多了可以送点过来,不要太多几百万就够了,我可以替你分担分担。
除李世民外,其他缺人的皇帝也想替天幕,替中国分担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