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洪对所有罪行供认不讳,圣上大怒,当即处以斩首。他那些手下也都按罪论处。另外,也将大人您之前拟好的奏折呈上,关于北境兵痞骚乱一事,确认也是和洪的人在捣鬼,这次大人提前有了防范,将他在北境的后路切断,他又怕事情败露,只能兵行险着。”
赵洵摇摇头,“还要多亏常捕头与宁仵作去北境时带回的消息。”
郭越继续道:“至于云瑛公主一事,郡主毕竟也是受害者,圣上没追究她,放人回到王府,倒是安亲王,因勾结外族,欺君之罪,念在手足之情,虽然逃过一死,不过活罪难免,目前被关在天牢中,大概是出不来了。”
“当然,圣上也知道姜姑娘的身份……”郭越看了两人一眼,道,“也知道姑娘在最后一战里受伤过重毒发身亡,便没有再追究什么,为姑娘追封了公主谥号,此事也算是平安结束了。”
姜慈点了点头,对她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
那日她从梦中清醒后,从赵洵口中得知了朝中情况,赵洵将她的情况保护得很好,没人知道她当时是什么状况。赵洵说让她自己选择接下来的路,姜慈便意识道,自己有一次来到了“重生”的抉择点。
要么以现在的身份回到众人眼前,与此同时,她也要成为真正的云瑛公主,享尽荣华富贵。
要么借这次机会逃离,让姜慈这个人从世上彻底消失,和过去的身份一刀两断。
姜慈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后者。
“皇宫里实在太无聊,不适合我,不如去浪迹天涯来的自在逍遥。”
赵洵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一丝惊讶也无,只是轻轻牵着她的手指,道:“好,这件事我去帮你办,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
姜慈眨眨眼,“什么?”
“你浪迹天涯的计划里,有考虑带着我吗?”
姜慈想到之前说的,还欠赵洵一个答复,脸上不由一红,先问:“但是……大理寺呢?”
小侯爷笑了一声,“若要伸张正义,在何处都可以,大理寺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牢笼一间呢?”
于是,两人就此说定,第一站,就是这个北郊小院。自从姜慈醒来后,赵洵便寻了这一处清幽之地,暂居此处,也好休养伤势。
酒过三巡,郭越才将最近发生的这些事说完,说到最后,他似乎还有些不甘心,借着酒劲才敢说出口。
“此案牵扯太广,江南的事情也随之水落石出。对了,前两日景大人的家属还来大理寺找您,若不是您,只怕此案难以昭雪。”郭越说着,长长叹了一口气,“圣上也知之前是错怪了大人,前几日下官进宫面圣,圣上还问了关于大人的事,大约是也盼着大人能回去。”
方才叫赵洵一笑带过,现在再提起,郭越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只见赵洵放下酒杯,却道:“此事,我已经递交辞呈,郭大人想说什么,我也知道。”
赵洵说完,抬头朝他微微一笑,郭越一愣,那目光中是他从未见过的神采。
“正义与公正,不在其位,而在于人。大理寺于我而言,不过是虚名,若顾此失彼,本末倒置,实在不是我的作风。”赵洵不紧不慢道,“虽然大理寺卿暂缺,不过还有二位大人在,以二位的能力,大理寺中大小案件应当不在话下。”
郭越和常超立刻行礼,“大人抬举了。”
“当然,若日后有用得上我的地方,二位尽管开口。”赵洵淡淡一笑,却是无比郑重,“赵洵定当义不容辞。”
话说到这份上,二人知道赵洵应当不会再回到京城,同时心中也极为动容,即刻起身,向赵洵行礼。
“谢大人。”
“日后,我二人也要托大人关照了。”
即便如此,在他们心里,这个大理寺卿也还是赵洵。
夜已深,话也说得差不多了,郭越和常超二人便辞别赵洵和姜慈,离开了小院。
天上不知什么时候又飘起雪来,姜慈在院子里站了一阵,只觉脸上凉凉的,她抬头看去,只见夜色如墨。
忽而,肩上一沉,一件外袍披在她身后,赵洵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
“进屋吧,夜凉了。”
“嗯。”
姜慈点点头,她转身时,看到赵洵走在前面拉着她的背影,不由想到两人初次见面时的场景,其间风云变幻,两个人却依旧这般,走在一起。
“侯爷。”
“嗯?”赵洵应着,回头看她,勾了勾嘴角,“不叫赵洵了?”
姜慈两步走上前,与他并肩而行。
赵洵等了一会儿,不见姜慈继续说,“怎么不说了?”
“没什么,只是突然想叫叫你。”
就好像想要确认这个人真的在自己身边。
赵洵没说什么,却好像能感觉到她在想什么,只是轻笑一声,将姜慈的手握得更紧了。
仿佛也在回应着,从今以后的路,两个人会这样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