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太子府中。
寂静的厅中无人敢说话,只见太子坐在上座,手中拿着刚传来的消息,越是往下看,越是深色凝重。本就风寒未愈,他此时脸色更显得苍白无力,直到最后,他喘了一口气,将那封传信狠狠扔在地上。
“文瑞……”他低声说了一句,忽然转头看向厅中一位老臣,“大理寺的地牢中关着何人?文瑞为何要去劫狱?”
传信的老臣也是刚才得到消息,吓得支支吾吾道:“这大理寺中地牢里素来只关押一些疑案重犯,这些案子一般都是悬而未解的大案。但是这一次,据说是为了一个疯了的老兵。”
“疯了的老兵?”太子气得笑了一声,“别告诉我,文瑞在我身边多年,就是为了找机会除掉这个老兵?”
“应当不是……据说这个老兵也是赵洵不久之前带去大理寺的,只不过文瑞先生和他有什么关系,又为何要除掉他……还需调查才知。”
太子怒道:“那还不快去?!全京城是不是只有我不知道?我自己的人出了问题,却只有我还蒙在鼓里?”
老臣吓得连连后退,“臣这就去……”
“等等……”
“殿下有何吩咐?”
太子迟疑片刻,道:“查仔细点,也不排除是有人嫁祸,文瑞毕竟在我这这么多年,若是没问题,你就像个办法从赵洵手里把人要回来。”
老臣愣了一下,应下了,“是。”
这边老臣刚退下,那边又匆忙进来一个传话的侍从。
“殿下,大理寺那边的探子传来消息,说是二殿下方才去了大理寺一趟,没说两句话,现在已经走了。”
太子闻言,冷笑了一声,“好个老二……这便迫不及待了吗。”
正午时,外面正是阳光大盛,阴暗的地牢里,赵洵清退了左右守卫,只身站在牢门前,静静地看着牢中那个坐在枯草上的书生。
“说吧。”赵洵开口道。
文瑞闻言,抬头看着赵洵,问:“你能给我什么。”
赵洵眉梢一挑,“不知道,看你想要什么。要钱?还是要命?”
文瑞听罢,失笑道:“果然是小侯爷,说话还是那么直接。但是,在太子殿下派人来之前,我什么都不能说。”
赵洵点点头,顺着他的话问,“这事儿和太子有关系?”
文瑞立刻道:“没有,太子什么都——”
他像是反应过来什么,立刻闭嘴不言了。
赵洵勾了勾嘴角,“我都没说是什么事,看来先生身上确实藏着不少事啊。”
文瑞抿了一下嘴唇,“侯爷不必费心套话。”
赵洵也很有耐心,他负手站在门前,垂眸看着文瑞,缓缓道:“好啊,不是说要找我做交易吗,我这有个交易不知道你想不想听听。”
文瑞道:“什么?”
只听赵洵说:“告诉你一个消息,方才二皇子已经来过,你猜他来是为了什么?”
文瑞听罢,脸色微变,“他知道了?他怎么知道的?”
“不知,我只知道我这大理寺周围什么人都有。”赵洵似是不经意道,“太子殿下温良仁德,礼贤下士,这么多年来没听见朝中说过他一句不好,而你,作为太子门客,夜袭大理寺,这么好的机会,有些人怎么会舍得放过。”
这大概是文瑞没有预料到的,他本以为太子的人会第一个赶到,谁知道竟然会被二皇子捷足先登。
赵洵将此事告诉他,就是想让他想明白一件事——二皇子为什么会这么快就得到消息前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人在给二皇子通风报信,此人的消息甚至快过太子的眼线,可想而知,这个人不是大理寺的人,就是知晓文瑞行动的,文瑞“这边”的人。
文瑞既然是谋士,不会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他忽然起身,来到牢门前,用力抓在栏杆上,盯着赵洵道:“你要怎么保我性命?”
赵洵看着他,道:“你有没有想过,当你落在大理寺手上的这一刻,你的命就不是自己的了,不管你说不说真相,我就算放你离开,你觉得你背后之人还会相信你吗?”
文瑞沉默不语,赵洵说的不错,现在的他,别说是想保太子,连自己都保不住。就算赵洵放了他,可是出去之后,不仅太子不会再信任他,连幕后之人也不会相信他真的什么都没说就能从赵洵这里全身而退。
里外都没有退路。
赵洵看他神情,知道自己说的话起作用了,最后道:“你没有交易的筹码,但我可以给你活命的机会,只不过在一切尘埃落定前,还得委屈先生在这地牢里待上一段时间。先生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