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屋中三人都沉默了。
如此,便能将矿山、玉石案、鸿胪寺三者联系起来,以此推断,当年孙青、景同天的命,江南书院的蹊跷,甚至是春风楼那场大火,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却成了环环相扣的一盘棋。
最重要的是,这盘棋最终的落点在哪里,事到如今却仍然无人知晓。
眼下,唯有抓住手中的这些线索,慢慢从中梳理出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线,抽丝剥茧,方能触及到最后的真相。
不必赵洵说,郭越也知道此时不可再耽搁,将书信传出去以后,随即告辞回大理寺。
李管家出门未归,姜慈便送郭越一行,到了门口时,姜慈忽然想到一件事,向郭大人请教。
她拿出一张图纸,是她从行宫回来后,按照记忆还原和洪放在盒子里的那串雕花珠子的样子。
“这种图案是花吗?大人是否能认出这是什么花?”
郭越接过图纸细看,“这是……这看着有点像是醉心花的样子。”
“醉心花?”姜慈听这花名觉得有些耳熟,她心里闪过一丝希望,接着问,“此花可有什么说法?”
郭越道:“此花又名曼陀罗,相传也是一种圣花,生长在南方居多。”
“圣花?”
“对,我记得是……”郭越说着说着,话音一顿,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他猛然看向姜慈,“姑娘是从何处看到这个纹样的?”
“在一串手珠上……”姜慈看着郭越的神色,知道事情并不简单,“莫非这个圣花也与北境有关系?不会正是萨汗族吧?”
郭越解释说:“这曼陀罗在南方生长居多,且有剧毒,到了北方就十分少见了。这花之所以会和北境产生渊源,相传北方一族的族长在外受伤,因为一个南方商人带着的曼陀罗而获救。毒物也能救人,此族群认为这是天意,从此之后就将曼陀罗奉为族群的圣花。这也就是为何此花在北境并不常见,却被奉为祥瑞象征的原因。如果按照姑娘所言,此物被雕刻在手串上,那必然也是用作圣物象征。”
郭越顿了顿,接着道:“不过这些我也是从书上看来,有些事情由来已久,记录不详,究竟是不是萨汗族,仍需确认。”
姜慈点了点头,“明白了,多谢郭大人。”
不管是不是萨汗族的圣花,和洪的盒子里放着这样一件物件,本身就不简单。
将圣物保管在盒中,如果不是和洪本人的东西,那就说明他经手过的事情里有与北境相关的人,此人……会和云瑛公主的事有关联吗?
只是和洪经手的事情太多,苦于没有证据,一时难以界定事情之间有何关联。
所有事情都有了一些苗头,却又卡在这一层难以进行,要想有进展,仍需等待北境那边传来新的消息。
于此同时,赵洵休息的日子也临近结束,他身上毒伤还未痊愈,但诸多要务在身,为方便查案,还是大理寺中行事更为方便。
没想到复职的前一日,宫中便得了消息,宣赵洵进宫。
宫中对小侯爷的动向一想颇为关注,侯府有任何风吹草动,不出半日都会传到宫里。只不过这一次,这消息是小侯爷自己放出去的,宣旨来得正是时候。
赵洵和姜慈道:“是太后的旨意,有可能会说到玉簪一事,你与我同去吧。”
姜慈自然没有异议,于是稍作打扮,便以阿岚的身份随赵洵入了宫。
这是姜慈第二次来到太后殿前。上一次她虽然来了,不过是在殿外等着;这一次她跟着赵洵寸步不离,倒是叫门口传话的宫女愣了愣。
这倒也不是不给丫鬟进,只是少见赵洵身后跟着人来,宫女在两人身上打量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要去传话。
姜慈突然有点紧张,等待的间隙,她小声问赵洵道:“这里面还有别人吗?”
赵洵也小声回道:“没有,别紧张。你只需在我身后听着就行。”
“好。”
这时候,传话的宫女也回来了,她神色如常,对赵洵道:“小侯爷,请吧。”
赵洵点点头,“有劳。”
姜慈第一次进太后殿中,不由觉得新奇,这和她想象中的有几分区别。正厅内,正对着门前,一眼就能看见阶上宝座,座前垂下帘帐,帘后人影若隐若现,那人应该就是太后。侍女立于左右两边,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别人了。寿纹地毯一直从阶上延伸下来,姜慈跟着赵洵往前走,一直踏上那地毯的边缘,赵洵才停下了脚步。
“仁章给太后请安。”
赵洵行了一礼,姜慈跟着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