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陈国,想要进京者无数,不论为官为商,世人都以京城为一片大展宏图的广阔天地,只盼在这里飞得更高更远。
这还是第一回听到谁说留在京城反倒是屈才了。
说者,还是当今太子本人。
说者也许无心,听者可能有意。
大概是赵洵当年在军中立下多少功劳,如今回到京中,这大理寺卿的名号固然也拿得出手,只是京中远不如军中那般潇洒,囿于宫心斗计,对赵洵这个武将出身的人来说,多少有些施展不开。
所以太子这一句屈才,也不能说不对。
姜慈不由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文瑞先生,心想这些门客不也是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京城,挤破了脑袋往上爬,能到文瑞先生这位子上的已然是其中的佼佼者,此时听太子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不知心中会是什么感受。
太子似乎没意识到这些,他说到这,便又转头问姜慈,“阿岚见过你家小侯爷在战场上的时候吗?”
姜慈没料到话题突然转到她这,摇摇头,“不曾。”
“那可惜了。”太子笑笑,话锋一转,像是在和谁解释道,“那大概是看不到了,毕竟他此番回来,恐怕就再也没机会回去了。”
这一句不知道是说给谁听的,姜慈总觉得太子话里有话,但也不好追究,只好装作没听懂,坐在边上不搭话了,看上去就像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丫鬟。
那边太子和文瑞先生默默交换了一个眼神,文瑞先生摇了摇头,太子眉尾一挑,便没再继续说下去。
姜慈面上平静,心中却有些忐忑。想也明白太子不可能真是顺路坐在这儿,虽然此人看上去和咄咄逼人的二皇子不同,总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但也正因为如此,他心思也极难猜测,可以说是城府极深的人。
姜慈余光瞥见这两人一举一动,不确定他们在琢磨什么计划,因此决定少说为妙。
正在这时,只见不远处的树林中忽然惊起一阵飞鸟,姜慈他们离得近,很快就被这阵骚动吸引了注意,不待他们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接着,只听到一声惊呼从同一个方向传来。
“救命啊——”
众人一愣,姜慈站起身,远处,只见赵洵也调转马头,从远处赶了回来。
“出事了?”太子也起身道。
文瑞先生立刻上前一步,将太子拦下,道,“以防有刺客,殿下还是先回去避一避吧。”
说话间,太子的侍从们也已经赶到,太子犹豫片刻,最终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随众人先行离开了。
姜慈正想去和赵洵会合,没想到却有个人跟了上来,姜慈回头看了一眼,“文瑞先生?先生不和太子殿下一起走吗?”
那文瑞先生摇摇扇子,看上去并没有因为这个突发事件而感到紧张,“姑娘一人前去?不如在下陪同一期前往吧。”
姜慈不好拒绝,心想他要跟着便跟着吧,只是好奇问道:“先生看上去好像并不是很担心?不怕这危险波及到我们吗?”
文瑞摇头一笑,“哪里,你瞧……士兵们听到骚动,很快就会把这里围起来,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安全的地方了。再说了,这里都是达官贵人,你我身份在这里不值一提,就算真的有危险,也轮不到我们,阿岚姑娘难道不这样想吗?”
“先生通透之人。”姜慈笑了笑。
事实证明,这位文瑞先生预料得倒是没错。两人赶到时,猎场周围的士兵已经围住林子的入口,将这里里三层外三层堵得水泄不通。
草场周围这一片林区据说也是捕猎区域,不过比起宽阔的草场,林中树木丛生,小路曲折,骑马在里面很难行走,只有真正的捕猎老手才会去林中探索,所以最初这几日,几乎看不到有人会到林子里去。
今日不知是谁如此大胆,跑去林子里了?
那边赵洵飞奔而来,下了马,将缰绳交给一个侍卫,问:“出什么事了?”
侍卫认得赵洵,一见是他,连忙道:“说是林子里有些奇怪的动静,不知道是不是有外人闯入,正在排查。”
“刚才谁在里面?”
“是……七殿下。”侍卫说着,颤颤巍巍地往旁边看了一眼。作为守林的侍卫一员,皇子受惊这种事,他也是第一回遇到,若是七皇子没什么事还好说,若是有个什么万一,只怕他们这些守卫有几条命也不够赔的。
赵洵顺着侍卫的目光,只见不远处围着一群人,其中一位看上去似乎就是七皇子。
赵洵并不急着过去,而是又问了侍卫几句。
“殿下一个人进林子里的?”
侍卫赶忙答道:“出来时只有殿下一人,但是殿下说有一个人跟着他一起,但是没跑出来。”
“没跑出来?你们搜了吗?”
“正在搜,不过没发现什么痕迹……”侍卫擦了擦脸,明明天气还很寒凉,但他现在已经一脑门的冷汗,“林子周围都有侍卫看守,现在正在将他们召集过来,看看当时有没有人看到殿下进去。”
“殿下可有说什么?”
“殿下惊魂未定,还没说什么,我们也不敢逼问……”侍卫说着,看了赵洵一眼,“侯爷,您看这……”
赵洵拍了拍他肩膀,“别急,再叫些人来,林子周围严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