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他问旁边的人,“哎,我说,这是谁啊?”
姜慈竖起耳朵,放慢了脚步。
“这位你不知道?据说是不久前才回到宫中的云瑛公主。”
“云瑛公主……”那人隔着很远打量,迟迟想不出来这号人物,“未曾听闻,为何之前不在宫中?”
“哎呀,这事儿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不过看皇帝和太后的样子,对公主十分上心。”
…………
姜慈听着两人对话,又抬头看向那边。按道理说,她应当不曾来过宫中,对宫里的人也知之甚少,可不知道为何,方才乍见公主身影,虽然连人家的样貌都没看清,却有种熟悉之感!
莫非是如这二人所言,公主以前并不在宫中生活,她俩在宫外有所交集吗?
若是能上近前一探就好了。姜慈正如此盘算着,忽见厅外有一个太监经过,好像正在找人。她方才与这公公打过交道,知道他是安排众人布置这些菜肴的,顿时心生一计,不待对方找到目标,先一步凑了过去。
“公公,可是需要帮忙?”姜慈很是友好体贴地冲对方笑了笑,博得一些好感。
只听小太监道:“哎,太好了,听月那丫头不知道去哪儿了,让她在此帮衬着我……云瑛公主不能饮酒,方才桌上备错了,你且去将这壶茶替了桌案上的酒。”
姜慈点了点头,将茶接过,“此事就交给我吧,你且放心去忙别的。”
小太监连连点头,“多谢多谢。”便离开殿前。
姜慈站在厅外,看了一眼手中茶壶,没想到机会来得这样快,她深吸一口气,面上恢复沉着神色,随即转身进了厅中。
赵洵站在太后身边,心中惦记方才和姜慈说到一半的话,但此时不便分神,他敬完太后,将酒杯中酒一饮而尽,心道这下应该能回去了,谁知太后将他拉着,道:“仁章啊,哀家早上给你的锦盒,你还记着吧?”
赵洵点点头,“自然。”
他一面回答,心中却已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
只听太后接着道:“今日寿宴,机会难得,哀家做主,让云瑛与你见上一面。”
赵洵一愣,从遥远的记忆里,想到了他在江南镇时接到的那封密信。不待他迟疑,只见太后示意他看向某个方向。那处设有一个僻静的坐席,左右无人挨着,席位上坐着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大概是很少见这种大场面,现在看上去略有些紧张。
赵洵的目光看了过去,停顿了一下,倒不是因为公主,而是此时靠近的公主的那名宫女。她虽是背对着赵洵的方向,但就算只是背影,赵洵也绝不会看错,是姜慈。
姜慈怎么还没走?
她为什么又到公主这儿来了?
赵洵有些疑惑,眼见着姜慈端着茶壶去,从公主的桌子上换下来酒壶,又端着酒壶离去,动作很是流畅,光是看着,看不出丝毫端倪。
但赵洵眼神一凝,眉头一皱,却将姜慈离开时隐隐颤抖的手看得一清二楚。
这是遇到什么了?
赵洵再看一眼公主的方向,见她脸色亦是不佳,一双目光时不时看向别处,显得有些慌乱。
莫非是这二人是有什么关系?
赵洵越发不解,想来他对这位公主也是知之甚少,只听说是从民间而来,也许两人之间真的有什么来往也不一定。
不过,比起公主来历,赵洵更在意的是姜慈刚才的态度。
她没事吗?
赵洵正这么想着,恨不得立刻回去。
然而他这一番长久的注视,在太后眼里却变成了另一个意思。太后十分欣慰地与皇帝交换了一个眼神,那意思好像在说:看来赵洵对公主十分满意。
太后这才开口道:“仁章,云瑛往后就在宫里住下了。你闲暇时,便多来宫中走动走动。”
“臣……”
不等赵洵开口,皇帝便拍了拍手,厅中舞乐停下,再度安静下来。
众人看着皇帝,见他对边上招了招手,说:“云瑛,上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