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洵点了点头,将这两封信都读完收起,这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了早膳时间,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动静,心想应该是李叔来了。
“我先不……”
赵洵刚开了个口,只听来人脚步脚步轻快,不一会儿就来到面前,一双女子的手伸过来,将碟碗茶盏摆放到桌上。
不是李叔?那还能是谁?
赵洵猛一抬头,看见来人,惊讶道:“你这是做什么……?”
姜慈言简意赅道:“实践。”
“实什么?”
“就是把李叔教我的都做一遍。大人不是说时间紧迫么,我眼下自然要把握时间。”
姜慈说着,手下动作不停,动作流畅地将茶盏泡好,最后将托盘一抽,一桌早膳已经布置完毕。
没想到这昨晚上才说的事,今天早上姜慈就学的差不多了,看得赵洵也傻眼。
小侯爷也难得有说不出话的时候,不由道:“你学得倒是……挺快,李叔怕是没什么能教你了。”
姜慈颇为意外,“这就行了?不是说宫里十分严格么?端茶的手要是抖了,将茶水洒出来,都要罚的?”
“这也是李叔告诉你的?”
“不是,这是我从……”姜慈顿了顿,差点脱口而出是从电视剧里看来的,“我从话本里看来的。”
又是话本?话本里还写这个?
赵洵不止一次听她说起这个话本,实在很是好奇了,“你整日都在看些什么话本?到底是何方神圣写得如此全面?”
姜慈笑笑,“说、说来话长,等下次有机会再介绍给大人。”
赵洵挑了挑眉,也不追究,顺手拍拍旁边的桌椅,“用早膳了吗?一起吃吧。”
“多谢大人。”
距离太后寿辰不过十日时间,不提姜慈这边已在抓紧准备,宫中更是忙成一片——张灯结彩、宴席筹备、场地布置……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每日从天蒙蒙亮到夜里,忙得脚步不停。
和洪去御书房时,脚步匆匆地经过忙碌的人群,叮嘱两句,“活都干细些,明白没?太后寿辰,半点闪失容不得,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底下人哪敢说话,连连应声,等和洪走了,才松了一口气。
那边和公公到了御书房门口,即刻换了一张面孔,趾高气昂的声音也低了下去,弯着腰道:“圣上,事情都安排好了。”
半晌,里面才传来一声,“进来说吧。”
“是。”
和洪低着头进屋,瞥见皇帝正在写字,便也不急着汇报,而是毕恭毕敬地站在一边候着,等皇帝搁下了笔,看了他一眼,和洪如有感应,便欠身道:“云瑛公主的车马昨日到了京中,眼下已被接进瑶华宫中。”
皇帝点了点头,关心道:“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吧?”
和洪笑道:“圣上前几日命人将瑶华宫悉心布置了一番,公主到了一见,便欢喜得很,眼下稍作休整。老奴瞧公主甚是体贴,说是等圣上您得空了,再来问候。”
“有这份心倒也不错。”皇帝点了点头,“公主初来宫中,诸多事情不懂,和公公多教着些,改日公主还得去给太后请安,这事儿你也安排下去。”
“老奴领命,请圣上放心。”和洪低头道,“也已经挑选了几位女傅,定然在太后寿辰前,让公主学会宫中诸多礼仪。”
“嗯,不错。”皇帝点了点头,“对了,赵洵那边如何了?”
“小侯爷身体应当还未复原,听说这几日都没去大理寺呢。”
皇帝冷哼一声,道:“去问问太医院怎么回事,养了这么多太医,连个毒都解不了?”
和洪连忙低头,“是,圣上息怒,老奴这便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