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去世后,在侯府当戏精的日子 > 第7章 来信

第7章 来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郭越一听,更是震惊了,且不论姜慈是怎么在短短时间里对办案颇有心得的,那大人不是还怀疑此人的身份吗?他到底是错过了什么发展?

郭越想来想去不得其解,又拿眼神偷偷看赵洵,后者察觉到他碍眼的目光,并不想知道他现在在想什么。

赵洵按了按有点疼的头,先问:“你刚才急急忙忙,想说什么?”

郭越哦了一声,一拍大腿,这点八卦的心顿时抛到九霄云外,在众人的目光下,他喊道:“大人啊,书院出事了!”

入夜,茶园竹屋。

一层的茶室很宽敞,设有一张黄花梨木四方桌,配四张镂空雕花靠背椅,窗下摆满了绿植,屋内一年四季都是春意盎然。

此时,桌上正燃着一盏烛灯,赵洵和姜慈各坐一边,而郭大人正站在桌前,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讲述这一下午的书院见闻。

“……后来老翁告诉我刘书生死了。就吊在我站着的那棵树下,人们发现时,舌头都老长了……大人,可吓我一跳!”郭越说到这,已是口干舌燥,他回到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也是因此,书院这两日没人敢去,学生们恐怕要过一阵子才会回去上课了,大家都吓得够呛。”

赵洵问:“老翁是什么人?”

“就是书院杂役。他见着那信魂都没了,我见他也说不出什么,就回来了。”郭越仰头将茶一饮而尽,继而叹气,“总之是白跑一趟。”

这边屋里话音刚落,那边常超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进来向赵洵行一礼,道:“大人,已经确认过了,信确实是今日到的,中途没有耽搁。这边的人一收到,就立刻往酒馆去找我们了,时间都对得上。”

“知道了。”

赵洵答了一声,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几下,屋中安静下来。

他手边正是下午那封书院传来的信,此时正铺开来在桌上,姜慈看了一眼,信上只有一行字加一个落款,没什么特别的。

不知是不是郭越说得太绘声绘色,大晚上听到这种案件,细想起来其中细节,还是令人有些毛骨悚然。

也许是大理寺时常经手此类案件,早已见怪不怪,姜慈看着赵洵此时的神色,不禁想到了自己那日从坟里出来的时候,赵洵那般淡定入场的样子。当时还以为是这人天生没表情,现在想想,大概是习以为常。

她不由在心里叹气,想来这大理寺虽然名声在外,不过终归也是打工人,每天都是这些麻烦事,果然哪一行的饭都不好吃啊。

那边赵洵见她出神,又是唉声又是叹气,很难不在意,便问:“姜姑娘想到什么了?”

“啊?”姜慈冷不丁被点名,心情像是上课走神还被老师点名的学生,脑中一片空白。

郭越还在一边看热闹,以为姜慈是不好意思,“姑娘直说就是,也让郭某见识见识……”

姜慈无法,只好放下手中茶盏。在这一个动作的短短几秒内,她想了很多。一来,她对这个案子来龙去脉一概不知;二来,这到底是大理寺办案,她一个外人是不是应该知道得越少越好?下午画舫时,她是为了证明自己清白,所以主动分析,以此消除赵洵对她的怀疑;但此时她不免有些顾虑,生怕自己太过深入,与这些人牵连太多,到后来难以抽身。

但她如果真的一言不发,又太过刻意,难免有划清界限之嫌,显得她立场没那么坚定。

思来想去,还是只有眼前这一条路。姜慈最后认命般地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目前只有那封信是关键线索,她就从那信入手。

“我有一个疑问,这信收到时不假,但确实是从书院送出的吗?”

常超回道:“确实是书院的信鸽。具体已经让人去查了。”

郭越在旁补充,“还有这信纸,也是书院特供,乍一看看不出,仔细看便能看出纸上罗纹,这种格纹市面上并不多见。”

姜慈点了点头,“那书写字迹呢?确定是先生手笔?”

郭越道:“我也想到这点,便想找刘先生手书比对,谁知书院中已经将先生生前物收拾干净了。”

“那就不巧了。”

“是,不过刘先生是书法大家,我曾见过先生的字帖,以这信上字迹的书写习惯来看,应该是出自先生之手,不过……”

“不过什么?”

郭越有点犹豫,不知道当说不当说,这时候赵洵在一旁开口了,替他说了下去——

“不过这一封信的字迹有些潦草,确实无法准确地一一对应。”

郭越汗颜,“正如大人所说,不过当时只认为对方匆匆写就,所以没有多想。如此看来,并非是没有替笔之疑。”

姜慈点了点头,接下来问了一个让大家很沉默的问题:

“如果有人替笔,此人应该对大人与刘先生来往了如指掌,更是知道大人所查一事与此密切相关。大人这一路查案,应该不止这一处碰壁吧?如今看来,可有哪些事情与之有所联系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