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去世后,在侯府当戏精的日子 > 第5章 书院

第5章 书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既然说与他们不熟,又怎知认错?”

“虽然长得像,但是举止行动却完全不一样,方才你们上船的时候我就瞧见了。”歌女沉吟道,“不过也有可能是我那日没看清,兴许两人根本也不像。”

她话说到这,常超也将大致情况都问完了,他看了一眼赵洵,赵洵点了点头,常超便退到一边。

方才一直沉默的赵洵,此时开口问道,“那日落水后,船上发生了什么?”

赵洵说话声不大,但声音沉冷,一开口,周遭似乎连水声都安静了,气氛陡然一凝,压抑的感觉让人无法忽视。

歌女果然愣了一下,略显无措道:“我,我也不清楚,当时混乱一片,我只想着自己,顾不得那么多。”

“你后来回到岸上,就没想着回头看看?或是找人来救?”

“我那时……回头了,但是什么人都没看见。那时脑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想快点离开。”歌女咬了咬嘴唇,苍白的唇被她咬出一抹血色,她似毫无感觉,接着道,“我怕惹事上身,不敢找人来,又没人替我作证,万一官府将这事赖在我身上,那我找谁说理去?。”

赵洵沉默片刻,目光在歌女身上一扫而过。歌女抱着琴,吓得往后退了两步。

只听赵洵道:“劳驾,带我们去你那日落水处一观。”

歌女也不敢拒绝,只好依言。常超掌舵,内力催使下,画舫无需借风,很快就到了歌女所指之处。

此处远离他们来时的码头,少有人烟,更无人打理,看上去就是荒郊野岭。

按歌女方才所说,那日画舫受劫,众人落水后,她好不容易回到岸上,再回头去看,原本画舫上的那些人一个也瞧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水面。

常超打量着距离,对歌女道:“此处离岸边有些距离,粗略估计需游半个时辰才能到。这段时间内,其余人等要么与你同行上岸,要么回到画舫上等待救援……”

歌女摇头否认,“要是与我同路,我怎会发现不了。而且,那时画舫周围一个人都没有,死寂一片,我不可能看错。”

闻言,常超又仔细将周围巡视一遍,确认无误,才对赵洵道:“大人,若真如她所言,那当时众人恐怕只有溺于水中这一个结果了。”

此时,江南镇东北侧,南江山脚下,万里书院。

且说郭大人带着那封信,从酒馆出发,马不停蹄,赶在下学前到了学院门口。

万里书院自先皇起建立,而今也有百年历史。书院外立一处劝学石碑,正门处有一石门,石刻的“万里”二字高悬其上。庭院内有亭台楼阁,绿荫拥簇,环境优雅,自成一派淡泊气度。

郭越见书院门半掩,便凑上前去,准备寻人通告一声。推开门一瞧,却见院中一片安静,甚至连读书声都听不见。郭越看了一眼天色,尚且不晚,按理说不应如此安静才对,至少不会连个应门的都没有。

“有人吗?”

只听一阵风声,落叶簌簌,院中只有草木回答他的话。

郭越等了一会儿,又站在门口观望片刻,才踏入院中。他顺着院中小路走了一段,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声响,他向内探望,见是一位老翁在扫地。

“老丈?”郭越走上前,行了一礼,问道,“敢问书院夫子可在?在下特地前来拜访。”

老翁连看也不看他一眼,继续扫地,“今日书院不会客,也没人在,阁下请回吧。”

郭越心里疑惑,特意又把那信打开来看了一眼。

信上只有寥寥几字——

“傍晚,书院一聚,许能解君困惑。”

落款一个刘字,笔迹潦草,似乎是匆匆写就。

午间,这信才刚刚送到,此时尚未日落,尤在傍晚之间。素闻刘夫子做事严谨,既然是约定的事,又怎么会如此疏忽。

郭越不甘心,再问,“在下与刘夫子有约,老丈能否帮忙知会一声?”

“刘夫子?”老翁扫把一停,这会儿终于瞧他一眼,同时面露异色,“哪位刘夫子?”

郭越答:“刘文襄,刘夫子。”

听此名,老翁神色大变,“他?!他怎可能与你相约在此……”

“为何不能,我这有……”

不待郭越把那信给他看,老翁已后退几步,像是见了鬼一样看着他,也不说话,只是伸出手,颤巍巍指着郭越身后。

郭越回头看了看,身后只有书院庭院,古木一株,石桌一方,空无一人。

一股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老丈?到底出什么事了?”

“刘、刘……夫子他昨日在此树下自尽了!”

郭越:“……………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