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言许小时候并不喜欢拍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是囿于各种因素:要么是因为拍摄的那个时刻心情不好,要么是他性格别扭所致。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因为同龄人对他外貌和体型的嘲笑,让他害怕且羞于面对一个“胖且丑”的自己。
不过,想要记录孩子成长的黎妈妈和黎爸爸后来还是给小黎言许拍了很多照片,它们被封装成册,只是,身为照片主角的黎言许很少会去翻看这些相册。
黎言许抗拒拍照的心理是在他开始上初中后有所好转的。
因为从初中开始,黎言许正式开始进入青春期,虽慢但稳定,他的身量在抽长,并因为有控制饮食和定时运动,他看上去也不再胖了。
至少,从那时候起,没有人会将他和任何“胖”的字眼挂钩。
虽然不抗拒拍照,但黎言许依旧是没那么喜欢拍照的,只是,总有那么些时刻,他或自愿、或被自愿地留下了照片:
毕业时的集体照、热闹聚会的合照、获奖后拍的宣传照、报名某项考试时所需的证件照、猝不及防的偷拍照……
黎言许在青葱岁月留下的照片越来越多,并因为越发优异的颜值,几乎没有一张能被称为“黑历史”。
同龄人们经常说黎言许“上相”,说他拍照的时候应该没什么苦恼,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上相”时期的黎言许依旧极少自拍,他的手机相册,正常能找到的他有露脸的照片,大部分都是他为了某些考试准备的或红底、或蓝底的电子证件照。
可如果说,黎言许对自己曾经拍下过的照片没有任何一张抱持有“拍得还行、留下吧”这种想法的话,这也是不太现实的。
黎言许最想要留下的照片,拍摄于他最厌恶拍照的幼童时期。
照片拍照的时间:大概拍摄于某个溪水很清、西瓜很甜、蝉鸣很吵的盛夏。那时候,黎言许六岁、并即将过完七岁生日开始上小学。
照片拍摄的地点:黎言许当时住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附近空地,有河有草,还有很多牛粪。
照片的摄影师:彼时刚刚对摄影感兴趣,趁着暑假回农村老家看望爷爷的某位大学生。
照片拍摄缘由:大学生傍晚遛狗无聊散步时,看到他们时突然的提议。
大学生出现时,黎言许正蹲在河边洗脸。
就在几分种前,黎言许跟村里的几个小孩子因为口角斗争打起来了。
坏消息是:他又打架了,那群小孩子说不定又要去告状;而且,他刚刚不小心在湿草丛里滚了几圈,上衣、裤子、以及露在衣服外侧的胳膊和小腿,几乎都不可幸免地沾上了水、泥,头发上面还有点儿杂草,新买的鞋也脏了,回家的时候,奶奶说不定会担心。
坏消息有很多,但好消息并不是完全没有。
第一,他这次终于打赢了,一个人打三个也完全不落下风。
第二,虽然自己也很狼狈,但对方比他更狼狈的人也有,身上沾有水、泥、杂草就先不说了,他们几个摔下来的时候,没有黎言许幸运,倒在了新鲜的牛粪上,有个人甚至还和牛粪来了个贴脸的亲密互动。
至于第三……
边洗着脸,黎言许边看向旁边。
——应该要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男生吧,穿着红蓝相间的短袖短裤套装,比他矮一点,也比他瘦得多,像是被风一吹就要倒,好吧,这种说法或许有点夸张。
不过在黎言许即将被围殴的时候,这个男生逆着夕阳的晖光就出现了。这么说,其实也不太对,因为在彼时的黎言许眼里,这个男生出现的场景,很像老妈常看电视剧里的、那种驾着七彩祥云到来的救世主,不,不对,应该像是那种很帅、很酷的超级英雄,说起来,他穿的衣服也有些像。
背负着太阳赶过来的“英雄”。
黎言许在心里默默想到,可是下一秒,他又连忙在内心否认自己,这应该是视角错位给他造成的错觉吧。
突然蹦出来的这个男生,应该时属于那种讲理类型的。
没有几句话,只是提到了他的妈妈几句,那行欺负黎言许的小朋友就敢怒不敢言、看着很不甘心地走了。
走之前,他们还纷纷留下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
那些人走了,黎言许看着这个比自己矮了一点儿的男孩子,起初,他俩谁都很安静,大眼对小眼,像是都不知道说什么,也像是都在打量对方。
浑身上下,黎言许觉得,对方的眼睛是最独特的,很黑。
当然,仅仅是黑,不足以让对方的眼睛变得最独特,或许还是对方所携带的气质所致?
黎言许想不明白,虽然想不明白,他还是率先开口了:“谢谢。”
其实,来到乡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这是黎言许第一次跟自己的同龄人好好说话,也是他第一次跟与他一般高的小孩子道谢,可能是别扭,可能是觉得让人围观了自己被欺负的画面有点没面子,黎言许的道谢声有些偏低。
对方似乎是有点腼腆,先是很轻地点了头,而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发出了一个音:“哦。”
一身乱糟糟的,黎言许打算先去河边打理一下。
至少吧那些能拂掉的泥和草都给去掉。
黎言许在河边打理自己,那个男孩边站在河边,不知道为什么,他也不走。
虽然面上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黎言许其实是很开心的。
琢磨着,他在内心将此次打架的第三个好消息总结出来:
第三,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男生,是第一个站在他这边的人。他有同伙了,不,不对,他好像不应该用“同伙”这个词……
那应该要用哪个词呢?
虽然还没上小学,但通过黎爸爸和黎妈妈日常的教授,以及纪录片、动画片,还有仅有短暂记忆的、在幼儿园的学习,黎言许目前还是掌握了很多汉语词汇的。
很快,黎言许就在脑袋里想到了什么。
瞥见一旁还站着的男生,就像是没话偏要找话聊,黎言许突然就问道,他装得漫不经心:“‘同伙’这个词,如果要换一个好听点的说法,那应该说什么?”
瘦小的男生起初或许是在发呆,后来应该是开始思考。
就在黎言许觉得,对方思考的时间太长,想要自己主动将答案提供出来时,带着相机的大学生出现了。
他溜着家里的狗,从十米开外的地方就开始喊了,“小岩。”
在家里的时候,爸爸妈妈一般习惯喊黎言许“言许”,回到乡下后,因为爷爷奶奶之前有个认识的人叫“晓许”,故而爷爷奶奶一般不会叫黎言许“小许”,而叫他“小言”。
虽然声音听起来有些太年轻了,并不可能是他的爷爷奶奶,但黎言许还是看向了声源处。
和他一起看向那边的,还有那个还没回答他问题的男孩子。
陌生的青年人,以及一条有着黑色斑点的白狗,不过,现在的这条狗看上去并不白,四条腿的腿部都沾着点儿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