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为人正直,素有清誉,他的被弹劾,本是一桩冤案。若您能为其洗刷冤屈,必能彰显您的公正与贤明,赢得满朝文武的敬重,也能让更多人看到您明辨是非的品质。”
“民女所经营的共荣汇已崭露头角,商道上亦有一定的影响力。若家父得以复职,民女定为您效犬马之劳。”
“家父曾为您出谋划策,才思敏捷,见解独到。如果失去此助力,对于您亦不失为一大损失。”
“科考刚刚结束,士子们正在关注朝堂局势。您若能此时伸手相救,便能在士子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才俊投奔您,助力您日后成就伟业。”
徐知薇一口气说完她前面的八大理由后,低下头,静静地等待着太子的反应。她目光中的焦急几乎无法掩饰,但她知道,此时已经不宜再多言——如果太子愿意伸出援手,听到这些理由自然会被打动……如果不愿意,那又是因为什么?
太子听完了徐知薇呈上的八大理由,嘴角依旧挂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意。他站起身来踱步,轻松得仿佛只是在应付一场无关紧要的戏码。“嗯?要我帮你父亲?”太子的语气轻佻,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身旁的幕僚们自然惯于察言观色——
一位幕僚微微挑眉,言辞尖锐:“殿下,徐光禄虽然为您效力,但如今的证据不利,若贸然行动,恐怕会为秦王提供了反击的把柄。”
另一位幕僚不动声色地道:“殿下若答应,恐怕会被指控偏袒,也会破坏太子在朝堂的威信。秦王并非那么容易对付。”
太子冷笑一声,似乎不以为意,朝身边的幕僚挥了挥手:“不用那么紧张。我只是想听听这个徐姑娘打算说些什么。”他转向徐知薇,语气轻飘飘地道:“你先回去吧,等我想好了再给你答复。”说完,他懒洋洋地坐回软塌,抬手叫人把她带出去。
太子所谓的“带出去”,并非是让徐知薇出府,而是将她软禁了起来。她被关押在东宫的一处幽深内院,四周的墙壁高耸,窗外的光线被厚重的帷幔遮挡,房间里空旷冷清,只有偶尔传来外面侍卫们的脚步声。徐知薇的心情愈发沉重,她静静地坐在窗前,看着外面飘动的帷幔,心中不禁产生一阵复杂的情绪。
她在今世原本认为,通过经营茶楼和商船积累的财富和实力,或许能够为母亲沈小娘和家族带来某种改变。可如今,面对太子的冷漠和身边奸诈的幕僚,徐知薇突然觉得自己的一切想法都是那么幼稚。她本以为,太子会因为徐父对其的忠诚和帮助而伸出援手,然而现实却告诉她,太子不过是一个短视的纨绔之子,面对刀兵中闯荡出来的秦王的威胁,他早已丧失了决断力,选择了妥协与软弱。
徐知薇不禁感叹,自己在这样权力的漩涡中,根本无力回天,权力的游戏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残酷得多。
就在她陷入沉思时,房门忽然被轻轻推开。太子踏步走了进来,他依旧是那副看似风轻云淡的模样,嘴角挂着一丝似笑非笑的微笑。太子不紧不慢地走到徐知薇面前,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挑衅。
“徐五姑娘,早就以美貌闻名京城,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太子的声音温柔而轻佻,眼底却透着一股轻浮。“你姐姐嫁给秦王做侧妃,倒是让本宫心生一计。你若能做本宫的侍妾,岂不是对秦王更大的侮辱?”
徐知薇听到这话,心中一震。她从未想过,太子居然如此浅薄,竟然将她与秦王的关系作为自己权力斗争的工具。太子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似乎已势在必得,他一边说着,一边步步逼近:“你嫁给本宫,便是东宫的人,未来你父亲定罪之日,料是父王也不会全无考虑……”
徐知薇心头涌上一股莫名的怒火,但她强忍住了,嘴角却扬起一抹似有似无的微笑。“殿下如若真心愿意助我父亲一臂之力,何至于拿我的命运开玩笑?”
太子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淡然。他微微笑道:“你难道觉得本宫这样做是在开玩笑?秦王既然看中你姐姐,那我便要让你成为我的侍妾,你只是区区庶女,能够进入东宫难道不是上嫁?若能有一儿半女,本宫又怎会委屈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