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十日之期已至。
索棘儿命人在凤箫院中做了一番布置,挂起了重重纱幔。演奏者在纱幔后演奏,而将军和军士们作为听众,则在纱幔之外的座席入坐。纱幔后的演奏者,可以互相看到对方,以防对方舞弊请枪手。但听众们看不到是谁演奏的,避免因先入为主造成刻板印象,而直接在心里判定了输赢。演奏者的纱幔前,各放有一只精美的雕花镂空小木盒。听众入席前由列忠临每人派发一张一指来长的纹文木签。两人演奏完毕,听众们凭心意将手中木签投入小木盒里。得木签数多者,胜出。
这天晚上,月明星稀,临时随机抽取的当晚没有当值的百名军士兴高采烈地齐聚凤箫院。众人都听说了由郡主发起的这场如鸡蛋碰石头的不自量力的挑战,还听说了将军的夜宵正是这场挑战的赌注,都八卦心四起,乐呵呵地要看热闹。翠翠和琴师也都在场,手里捏着小木签,替郡主捏了一把汗。翠翠心道:无论如何,郡主有我和琴师的两票,不至于太难看。
开演时间到。列风命列忠临检查了小木盒底部,展示于众,示意双方的盒内并无机关,也没有被提前放入木签。
晚风轻拂,纱幔轻轻飘扬。流淌的琴声,低低响起,缓缓漫过纱幔,漫于漆黑而宁静的夜空。观众席上的众人,不由自主地闭上了双眼,沉浸其中。琴声悠远,携着纷飞的思绪,越过彩云关,踏过万水千山阻隔,落在阔别已久的家乡。那年,小战士扛起了包袱,和亲人挥泪告别。此去经年,家里的老母亲,可还坐在灯下缝补衣物,一如昨日?多少次,午夜梦回,曾想对您说一句:“娘,孩儿回来了。”此曲,正是《离觞》。
一曲毕,席上铁骨铮铮的汉子们,竟已红了眼。一些忍不住的,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粗鲁地伸手一抹,吸了吸鼻子。一时间场里静悄悄的,众人都兀自陷入深切的思乡情怀中,不可自拔。好一会儿,席间才响起热烈的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片刻过后,一曲再起。
只听那欢快叮咚,划破静默忧愁的夜空。节奏明快,如孩童银铃般的笑语涌动。曲调毫不花哨,只由几个音符织就。琴音直抒胸臆,让人仿佛重回年少时的无忧无愁。那年,小屁孩儿光着屁股骑着牛;那年,小光头和小伙伴们恣意快乐疯跑;那年,孩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3】 。刚刚因《离觞》而陷入浓重愁绪的众人们,此刻,嘴角都不经意间露出了弯弯的弧度。心中的阴郁,被一扫而空。
列风心道:原来是《乐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