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我会改的。”
“你会改?”春芽伸出手指着木头:“你说是你们成亲才几个月,我都给你们断了多少回案子了?哪次你做对了,哪次你没说改,哪次你做到了?我都不想认你是我弟弟。——这话以前我没说过,现在你给我听好了,再这样我另请人送货,你专心顾好你的小家去。”
“那大姐,以后我拿不准我就来问你,我不说朱珠了。”木头悄悄低头笑了下问道:“大姐,现在朱珠生气了,你教教我怎么办?”
“你啊,”春芽抬头看了看天:“我拿钱给你,你现在去二哥家骑毛驴去买二十个梅花糕回来,豆沙的,肉的各买二十个,先送到朱家铺子里让你岳母分。再买二十个回来,我叫朱珠来吃夜饭,各买二十个,叫大伯伯娘都来。”
“哎,”木头应道,转身跑去二春家:“大姐,我有钱。”
春芽站起来走到木头家里,才走过对面就看到朱珠在屋角探着脑袋看,她笑着对朱珠招手:“看什么呢,人被我骂跑了。”
“大姐,你别怪木头。”朱珠忸怩着走出来:“我就是脾气急,不会说话。”
“你挺好,”春芽走过来摸摸她的头:“来,帮大姐做饭,等会伯娘一家过来吃饭。”
“好,”朱珠笑着看向春芽:“大姐,你说我在山脚盖两个棚子养猪好不好?”
“靠山村没人劁猪啊,”春芽说道:“没劁的猪味道大着呢,肉也不好吃。你家杀猪的,你不知道?”
“我知道,大姐,”朱珠保住春芽胳膊贴近她耳边小声道:“我会劁猪。”
朱珠四处周围看了两眼:“我爹专门带我去学的,阿爹说靠山村富,只要有人劁猪,大家都会养猪的。只要我有这手艺,就能在村子里站住脚。”
春芽看着满脸兴奋的朱珠:“你阿爹说得对,他对你可真好。”
“那是,我爹不对我好,对谁好啊?”朱珠拉着春芽的手摇晃着:“我看大姐家里糠多,白放着烧火多可惜。大姐你把糠给我喂猪,喂出来的猪一人一半。”
“我们新妇这么能干呐!”春芽笑道:“好啊,大姐就等着你喂出猪来做火腿给你吃。”
“大姐你等着,我一定把猪喂得肥肥的。”朱珠神气地保证道,说罢又想起了什么说:“大姐我不是舍不得两块梅花糕,就是外甥还小,梅花糕是糯米粉做的,两块吃下去要撑着的。还有三姐昨天才说外甥回家不好好吃饭,要带他们给大夫瞧瞧怎么回事呢,全是木头悄悄给他们吃的。”朱珠抓紧时间告状。
“我知道了,回头我告诉春苗,木头跑不了一顿修理。”
“可别,”朱珠急道,看到春芽的笑脸又不好意思起来:“其实木头就是,就是······”
“我知道,木头小时候总是吃不饱。”春芽叹道:“我啊,总以为他们小孩子吃不了多少,又想着家里做吃的肯定缺不了他们那一口,哪里知道他们小小的人,总惦记着我做的东西要卖钱呢,舍不得吃。我没生养过孩子,也没想到这一点,是我不好。”
“大姐,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姐,”朱珠连忙说道:“木头他就是饿得快,我看他吃得一点也不少,明明就是吃饱了。”
“好,好,吃饱了就好。”春芽笑道:“大姐再做一些能随身带的,饿了就吃。”朱珠想起木头总是从荷包里掏出来给她的糖果肉干不由得更紧抱着春芽的胳膊笑了。
后来春芽在山地上盖了两间土墙猪圈,后来更是盖了一排的猪圈。朱珠开始了养猪生涯,一开始是两头,后来养到了二十头,除了谷糠麦麸,还种了两亩山地的猪草,码头铺子里偶尔有剩下的吃食也不用担心没有去处了。
靠山村的人发现木头媳妇会劁猪,先是宋家人开始养猪,后来大半个村子都开始养猪,一头两头都有,一年也能多几十个银元的收入,就连在家里散跑的孩子也被大人使唤了去割猪草,自己留着喂猪也好,拿去给木头媳妇还能换两个铜子。靠山村的孩子渐渐和其他村子里的孩子区别开来,小小年纪知道干活挣钱,手里头有了零花也会学着怎么花。后面几十年,靠山村的姑娘一直很抢手,靠山村的小伙子也早早被丈母娘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