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你是我们宋家的媳妇,要按照宋家的规矩来。”春芽放下账本,她想了想又进屋拿了一个新本子出来:“二嫂,这是我自己做的粗纸,你别嫌弃,拿去用。你自家也记账,钥匙要自己收好。要是给宋大伯娘知道你把钱匣子钥匙给二哥了,肯定要来骂你。”
二春媳妇接过本子嘟囔着说道:“你二哥从来不乱花钱。”
春芽看着二春媳妇,怪不得二春总是买了肘子来让自己做呢,要是二嫂能做主,宁愿杀了家里一只鸡来吃也不会拿了铜子出去买肉回来吃。
“二嫂,四哥最近生意好,你要不要去问问四嫂,家里谁管账谁管钱?”春芽揣掇二春媳妇去看看她的妯娌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其实春芽也不愿意掌家,她巴不得把钱匣子教给柱子,当然是在她盖了自己的房子搬出去以后。
男人掌不掌得好家,春芽不知道,宋四婶教她:“女人不能男人说什么信什么,要自己心里有一盘数,要知道男人在自己能过什么日子,男人不在了自己能过什么日子。女人什么也不管,男人有个万一,这日子还过不过了,难不成也跟着一脚蹬了去。”那个时候春芽不明白,靠山村的日子是男人女人一起过出来的,如今看到二春媳妇的模样她才明白,原来真有女人什么都不管。也不是,春芽想了想,二嫂只要家里有粮就行,她不想手里有钱被娘家要了去。
“二嫂,你娘为什么叫你存了私房钱放娘家啊?”春芽奇怪地问道,春芽自己也存私房钱,她明白有些钱她不想拿出来大家花。要是春芽自己有个家,春芽想我才不会存私房钱,哦,不是,家里的钱全部是我的私房钱。私房钱私房钱,有了私房就有公房,二嫂家不是她自己的家么?可是别人不会要她的啊,大正朝长子分家得七成家产,其余兄弟分得少,连给父母养老都不需要的。宋大伯宋大伯娘可不会跟二春要一个铜子,像宋老四这样给宋阿爷买吃的买穿的还给宋阿爷零花,靠山村不知道多少人说他傻呢,羡慕宋大伯的人比羡慕宋老四的人还多。
“啊——”二春媳妇被问住了,她默默摇了摇头,她娘这样做也叫她这样做,哪有什么为什么。
“你娘的私房钱花了吗?拿回来了吗?”春芽突然起了坏心思。二春媳妇再次摇了摇头,她没见她娘存钱,更没见过她娘花钱,拿回来做什么,被阿爹知道了她存私房要吃拳头的,宋家这点好,男人不打女人。
春芽没再说,二春媳妇明显不愿意存私房钱拿回娘家,那么这个春卷钱要怎么记账她就会想办法。春芽看着二嫂摩挲着手里的账本,干脆拿了一支笔给她:“我这里只有一个砚台,还是从府城带回来的,没法子给你。二嫂要是放心就在我家记账,记完了再拿回去。”
二春媳妇沉默了许久说:“妹妹我能跟着你学字么?我们村塾就教个名字和数字,我连契书都不会看,哪里会记账。”春芽点着头应好。
过了两日宋老四捎话来:“春卷三天送一次,一次一百个,等天热了放不住再调整。”春芽当即和二春媳妇确认了忙得过来,就这样春芽和二嫂开始了春卷生意,别看这小小的一百个春卷,一人也能分三五个铜子呢。
从此春芽家里三天就开一次油锅,炸了春卷,不免炸些油饼糖年糕馓子来吃,孩子们吃多了难免上火,从大到小连着宋阿爷每个人嘴巴里都生了疮。还是宋大伯娘看不下去教春芽把后院的竹叶摘了晒干了泡水喝,或是竹子上打个孔接了竹露来喝,都是清热败火的好东西。
竹叶是个好东西清热败火,只是晒起来慢,味道也不足,春芽跟烘肉干一样,将竹子洗净了在锅里慢慢烘,很快竹叶卷成一个小卷儿,开水冲泡了又舒展开累,味道很是清爽,比晒得竹叶好多了,宋老四喝了两回要了两包回去给自家儿子泡水喝,小孩子火气大,寒凉的药不能吃,这竹叶茶刚刚好。
一开始春芽包春卷用的是肉丝,取了三芽这个名之后,春芽便把肉丝改成肉末,每天剁肉是个力气活,二春去县城买了一大块圆形的厚砧板,每次要炸春卷二春早早吃了朝食来春芽家哐哐哐咚咚咚剁肉。肉末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用完的,春芽不想放着隔夜,就煮了一点糯米饭,加了鸡蛋葱花做成糯米肉圆子,油炸出来又香又脆,比普通的肉丸子多了嚼劲和米香味。宋老四尝了之后觉得味道很好,又定了五十个糯米肉圆子。
炸春卷炸肉圆要用到好多菜籽油,春芽已经没有精力种菜,二春媳妇也站占住了手,她便回娘家向两个哥哥买菜油,春芽见了便说:“二嫂菜籽饼也买了来,我要,有多少要多少。”
二春媳妇每次可着数拿铜子回家买油,菜籽饼还额外给了铜子。乡下人榨油,菜籽饼是带回来的,不要钱,她娘就把菜籽饼藏起来做私房钱。有一次是二春来买油,菜籽饼也照着给钱,二春的丈母娘私房钱一下子暴露了,后来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二春的老丈人背着几块菜籽饼走了一天的山路给二春送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