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她的样子收入怕是不少,春芽心情好着呢,口气也大,一匹缎子说给出去就给出去。”宋四婶打了个哈欠说道:“这些你别管了,春芽心里有数着呢。”
“我说了十个金元,这是保底的数,要是沈家厚道给到十五个金元也是有的。”宋老四躺了下来,“有了这笔钱,春芽也能买上几亩地了。只要手里有地,就不怕。”
“春芽买地,搁谁名下?”宋四婶幽幽地问道:“阿爹说他那两亩旱地给春芽,到现在还过不了契呢。”
“搁谁名下还不是一样的,”宋老四不在意地说道:“他们是亲姐弟。”
宋四婶没有搭理他,合上眼睛睡觉。
春芽辗转反侧想了一晚上,次日一早顶着一双熊猫眼问宋四婶:“四婶,我能把钱放你这里吗?”
“我可不替人保管钱财。”宋四婶抱着儿子说道:“我再教你一个乖:县里有钱庄,你去存了,还能得两个利息,存我这里真有什么就说不清了。”
宋老四带了春芽去钱庄,站在门口等她。春芽进去了才知道钱庄存钱长存有利钱。二十个金元存一年能有两个银元的利钱,要是随存随取还要给钱庄费用。春芽存了钱得了一个图章模子。原来存钱的存单上面有春芽的指印和取钱的模子。模子可以自己提供,也可以钱庄提供,两个模子一起印下来合成一个特定的图案。存单用特定的字符说明了金额。春芽可以选择要存单也可以不要,提钱的时候带了模子报了存单的号码对手印即可。
春芽记下了号码没有要存单,取了模子出来。宋四婶看见了编了个绳子把图章模子串了挂到春芽的脖子上:“好好收着,莫要丢了,谁也不要说。”
春芽在县城住了三天,宋老四带着她去买了胰子和石碱。宋四婶拿了一匹普通的纱布和素稠换了春芽的细棉布,又装了许多糖果子和各色的点心给她:“离家这么久可不兴空手回去,弟弟妹妹都在家里盼着呢,这些以往没人教你,如今你掌家了,人情过往也要好好的学起来,我多装了些好点心,大伯家也不要忘了。还有宋家本家,你也要去走走,既然你定了主意不再嫁人,那么宗族就是你的靠山。”
宋四婶自从生了孩子比起以前精干的模样有些发福,收拾了一会额头便微微发汗,宋四婶停下手,拿了扇子扇风。宋四婶看着跟以前大不同的春芽说道:“如今你没有夫家做靠山,言行难免要周全些。宋家人都是看着你长大的,自然会护着你,只是做人呢,要投桃报李,人情只有互相往来才有。”
宋四婶自己也是有些堂表兄弟的,只是他们想着要宋盐菜,宋四婶的爹娘坚持要独生女儿做守灶女,为着钱财这才断了来往。宋四婶要强,一个人咬牙撑了下来,她知道家里只有一个女人的难,从小别人就当她是金娃娃,想拐了她去。
宋四婶如今生了儿子,反而越发操心起春蕊来,看到春芽她也是一样的焦心。宋四婶看着春芽说道:“你这一注财想要再得是不能够了,要如何用,你要有个算计。按说你要是能置些田产铺子,等着吃出息也好。”
宋四婶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你家里不缺这些吃的,只是地产不是说能买就能买的,我已经让你四叔给你留意了,要是有田产给你置办几亩,你若是放心地契先写你四叔的名字,过几年再转到你的名下。”
宋四婶这是教春芽防着柱子,按说柱子也是她的侄子,为人憨厚肯干。宋四婶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看柱子不顺眼,最后都怪到了宋老根头上。
宋四婶继续说道:“县城的铺子一日贵过一日,如今就我那个铺子连着院子要五十个金元,我想你是置不起铺子的。就算置得起,你要买铺子吗?春芽,一个女人支撑一个铺子,难。”
“四婶,我不买铺子。”春芽摇了摇头:“我就在村里住着,要是有地,再买两亩水田就好了,多了我也种不过来。”春芽带了不少种子回来,还是惦记着种地呢。
“你想自己种,回头我让你四叔跟村长说一声,有地给你留着。只是,春芽在靠山村买地,”宋四婶严肃地看着她:“地契上只会写柱子的名字。”宋四婶拧眉思量了一会说道:“你也可以写木头的名字,木头小呢,只要你好好教。”宋四婶住了口,哪个法子她都觉得不好,要想个法子让村长松口,地契直接落在春芽名下才好。如今宋家最年长的是宋阿爷,难处在村长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