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我也要吃。”青土跟着说。
“姑姑,我也要吃。”青田不知道冰糖肘子是什么,只知道哥哥说要他也跟着说要。
“好。”春芽答应着。
宋阿奶看着孙子孙女围坐一团,热闹和气地说话,心里头不免有点惦记宋老根,也有点埋怨宋老根,多好的孩子啊。
春芽腌萝卜的时候宋老根特地回来一趟,让春芽多留点新鲜萝卜好包卷子,他跟秋月说好了,这个冬天包好卷子送她家去,所以要预备两家人的分量。宋老根还说要菜包子,春芽说今年夏天柱子一直来回送菜没有人手挖菜也没有晒菜干豆干,宋老根翻了库房真的没菜干才作罢。
中秋过后不久春花捎来五个银元给春芽,说是肉月饼赚的。宋老四将钱给春芽的时候,春芽推脱不得,又琢磨起新吃食。
第二日春芽让柱子送完菜买两斤五花肉回来,发面包包子,包子包得精巧,手指头大一个,包好了用烙饼的锅平着放满了一锅,洒了一瓢水,水煮干了又洒了一层油,等到锅里散发出焦香味,把包子铲出来一看,包子身白胖柔软,包子底焦黄脆香,春苗很喜欢吃,就是柱子嫌弃包子太小了肉馅太少了,一口一个根本吃不过瘾。
宋阿奶宋阿奶和二春一家都被叫来吃包子。
“这么点子大,难为你怎么做得出来的。”二春媳妇端过来一盆稀粥说道:“吃包子还是得配粥。”
青土跟在后面端过来一碟子酱瓜:“还有酱瓜。”
宋阿奶牙口不好,只吃上面柔软的包子皮,将焦脆的包子底连着一块肉留给柱子吃。春芽看见了也没去管,只自己夹了包子来吃。
宋阿爷吃了两口停住了问道:“春芽你还有钱吗?”
春芽摇了摇头:“阿爹给的两个银元早买了盐了。这些是四叔给我的工钱。”
“下次你爹回来,过来叫我。”宋阿爷放下碗不再吃。
二春看了看宋阿爷赶忙两口吃完了带着儿子们回去:“媳妇你帮着春芽收拾了。”
春芽找了一个晴天,跟着柱子送菜的牛车去宋盐菜,在后厨做给宋四婶吃了,宋四婶不停地说好,个头不大,馅也调得好,很有些城里点心的派头。
春芽请宋四婶把做法告诉春花,还说馅料就是肉月饼的馅料。春芽反复跟宋四婶说:“这不是什么新方子,让春花别再给我钱了。”
宋四婶看春芽说得坚决点头同意了,她说:“好,四婶答应你。但是春芽,你不要太有压力了,人与人之间有来有往才能处得长久,不要想着一下子把人情还光了,也不要怕欠着人情,只要不是一味的贪图算计别人就好。”
“四婶,这是我待春花姐的心。”春芽不知道宋四婶看出来没有,嫁了人的春花变了不少,做事循规蹈矩了许多,再不复以往啥都敢想啥都敢做的宋春花。
天气渐渐凉了,夏衣早已换了夹衫。宋四婶旧年给春芽做的衣衫都是预备了新媳妇穿的,如今都收拾在箱笼里。宋四婶做秋衣的时候一道给春芽姐妹做了素衣。
“走吧,家里给你们做了衣衫,我带你去拿。”宋四婶交代宋老四看店,让柱子第二日再来接春芽回去。
林子和木头又大了些,自己能扶着桌椅站着,整天惦记着到处爬。春芽进来就看到木头一个人坐在圈椅里,林子抓着圈椅挪动着小脚。
“四婶,林子能走了。”春芽惊讶地说道。
“大姑娘说哪里话,这也就是站站,练练腿力。”奶娘抱起林子,“小娃娃怎么着也要过来周岁才会走。”
春芽将木头抱出来,将木头往地上放:“木头怎么不练练腿力呢。”
木头懒,圈着两只小腿儿,脚就是不肯往地上放,两只手抓住春芽的胳膊,瞪着圆溜溜的眼睛不说话。
“男孩子走路要慢一点,”另一个奶娘走过来抱走木头,“大姑娘别急,我们都有好好养着孩子呢。”
春芽没生养过孩子,奶娘说什么她就听着,又陪着木头林子玩耍了一会,直到两个小家伙脑袋一歪睡了过去才去找春蕊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