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户部的官员衙役们发现汪藏海时,他趴在厨房的窗台上,半边身子都冻僵了。大家手忙脚乱地把他抬到卧房,又火急火燎地去请太医来诊治。这桩意外事件惊动了皇上,元洪帝为此颁布圣旨,所有公务衙门都必须铺设火龙暖炕,厨房和锅炉房都必须架设烟囱。
小汪大人大难不死,继年少为官的大新闻之后,再一次全国出名,大家都传说,他是天上的星君下凡,冥冥中有神明护佑,所以炭毒熏不死,大雪也冻不死。
只有汪藏海心里明白,护佑他的神明如果真的存在,那一定就是他心心念念的麒麟小神仙。
然而自从这个大难不死的雪夜之后,很长很长时间都没有再梦见过麒麟。
除夕夜,汪藏海跪在汪家祠堂向列祖列宗默默祷告,希望能有机会再见麒麟一面,向他道谢救命之恩。
冬去春来,三月初五,是汪藏海的十五岁生辰,他一边吃长寿面一边想,麒麟小神仙的生辰是哪一天呢?他答应过要告诉我关于他的事,可到现在都还没有说过呢。
夏天的时候,元洪帝特许汪藏海跟着皇亲国戚一起去参加皇家围猎。那几天他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特别是和晏王诸狄、周王诸苏、皇长孙诸文都十分投缘,几个人围着篝火饮酒烤肉,乘着醉兴载歌载舞,如同多年至交好友,好得不分辈分尊卑。汪藏海年纪最小,很快醉得不省人事,他卧倒在篝火旁的那一刻,闭上眼睛想,如果麒麟小神仙在这里,一定会更开心。
中秋节赏月夜,汪承兴在玄武湖上开家宴,很多很多人来向小汪大人敬酒,称赞他是大雍国未来的国之柱石。汪藏海感觉酒喝下去烧心,一个人走出画舫厅堂,站在船头,仰望月亮。他忽然很想流泪,为了自己颠沛流离又大落大起的身世,为了汪家家族从没落走向复兴的运势,更为了心中遥远的思念和无望无际的绮梦。然而,小汪大人终于没有在这热闹团圆的节日里失态,做官这两年,他已经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八月十五中秋过后,汪藏海就向元洪帝告了假,坐船顺长江而下,直至丹江口,登上仙宫山。小汪大人在仙宫山道观住了整整一个月,向冲虚道长问道求教。虽然还是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小神仙麒麟和东夏国的踪迹,但是汪藏海在这一个月里学会了新技能——武当派的清净功法和太极剑法。
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汪藏海一步一步爬上仙宫山金顶,眺望漫山遍野的红色枫叶。他纯白的道袍迎风招展,发出猎猎的声音。没有人知道十五岁的小汪大人为何总是心事重重,或许少年天才,就应该是这副稳重老成、城府深藏的模样?没有人知道他眺望的目光为何总是遥远迢迢,或许天命星君,就应该是这副世外谪仙、不屑凡尘的模样?
十一月十五就是下元节,汪藏海跟婢女霞霞和琶琶学着做了一盏小荷灯,在灯芯写上心愿“弟子藏海,请见神仙,福禄欢喜,长生无极”,然后放进河里顺流飘走。当天晚上,小汪大人没有回汪家,而是宿在秦淮河的画舫上。舟船漂漂荡荡,汪藏海恍然入梦。
“稚奴,小稚奴。”好熟悉的声音,好久违的声音。
汪藏海在梦里睁开眼,果然又看见了麒麟。
麒麟还是初见时十六七岁的模样,俊俏漂亮,明亮的眼睛灿若晨星。
汪藏海笑了:“小神仙哥哥。”
麒麟也跟着他笑:“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我的生辰。”
汪藏海笑道:“祝你生辰快乐。”
麒麟说:“那是自然,我差不多每一天都很快乐。”
汪藏海说:“好羡慕你。我只有见到你时才算‘很快乐’。”
麒麟眨眨眼睛:“你为什么不快乐?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开心的事,比如吃到喜欢的美食,玩到喜欢的游戏。”
“可我没有特别喜欢吃什么,”汪藏海想了想说,“也没有特别喜欢玩什么。”
麒麟说:“那我把我最喜欢的食物分享给你,希望你也会喜欢。”
说着,麒麟拿出来一个油纸包,一层一层打开,露出里面的红豆糕饼。
“你看,这就是我每年过生辰才能吃到的红豆糕。”麒麟说,“我的家乡东夏国种不出来红豆树,所以红豆很难得。”
汪藏海握住麒麟的手,低头咬一口红豆糕,在梦里吃不出很明显的甜味,只有微沙的口感,但他仍然称赞道:“真的很好吃。”
麒麟得意洋洋地笑:“那是自然,我挑了最甜的一块,放在枕边,好不容易才带进来梦里给你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