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为什么秦小二拿银水媳妇来开刀,也不是毫无理由的。
首先,关于原身秦小二在村里的风言风语,就是由银水媳妇嘴里先传出来的。
那天秦小娥从山上背着一捆柴下来,在村口正好遇上张老三。
张老三这人是青竹村的一个混子,平日里正事不干晃荡来晃荡去,嘴里还不干不净,什么话张口就来。
于是,那天见秦小娥孤身一人,附近又刚好没人经过,他就没忍住口花花了几句,还说要帮她背柴,上来就想动手动脚。
秦小娥平日里见到他都是唯恐避之不及,自然不愿沾惹上他,背着柴火赶紧走人,这一个前面埋头跑,后边一个“哎哎哎”声追,落在路过的银水媳妇眼里就变成了两人有“猫腻”,和人闲聊时就添油加醋地传了出去。
张老三媳妇就是受了银水媳妇的背后挑拨,才会三番四次来找茬。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传个口头是非,银水媳妇还罪不至此,可偏偏秦小二想到了秦小娥的死。
前边说了,秦小二在原身的记忆中得知秦小娥并非跳河自杀,而是有人把她推到水里的。
他不知道那人推秦小娥那一下是出于什么目的,毕竟河水浅,轻易淹不死人,可偏偏秦小娥那天运气不好。
多年的辛劳,又加上营养不足,秦小娥的身体一直就算不上健康,那日她去田里耕作回来,本来就筋疲力尽,再加上饿肚子导致的血糖低,她蹲在河边洗完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差点就没站稳,结果偏偏这时有人在背后推了她一把,她就噗通一下栽进了河里。
被灌了几口水,秦小娥在水中倒腾了下身子,本想要踩住河底的石头站起来,却不想腿突然就抽筋了起来,把她仅有的几分力气都泄了。
于是,她就悲剧了,换成秦小二穿了过来。
当时秦小娥背着人,所以并没看见是谁推她下去的,但在她窒息失去意识之前,耳边隐约听到有人在喊“二根媳妇跳河啦!”,据小萝卜头等人的说法,当时在河边喊着要救人的就是银水媳妇。
当时秦小娥洗东西的时候,河边可没有人,所以秦小二第一个疑心突然冒出来的银水媳妇。
于是,在祠堂她一哭二闹三上吊,说是自己跳河的时候,特意观察过当时众人的表情,唯有银水媳妇一人脸上闪过震惊和喜意。
他就基本确定了是银水媳妇搞的鬼。
至于为什么会提到秦瞎子乱搞男女关系,也是因为原主曾经撞见过两人先后从一块玉米地里出来。
原身是个闷头干活的人,所以看见了也没多想,但从秦小二的角度来看,这两人肯定是有猫腻啊。
他怀疑银水媳妇会这么针对原身,估计也是因为这一桩事情。
银水媳妇被抓,秦瞎子也没逃过,被她男人从被窝里拽了出来打了一顿,捆在了祠堂。
不过这些都不关秦小二的事了,从村长那得到了准话,他出祠堂时把手里攒着的姜片扔掉,今晚的任务就完成了。
带着四个娃回家后,灶里烧好的洗澡水靠着火星余温,还留了点热乎气,闹了一通后,秦小二觉得自己晚上的鸡汤都白吃了,浑身都没什么劲。
黑灯瞎火的,他也顾不着别扭,随便冲洗了两下裹着薄被就囫囵睡了过去,早上他一睁眼,他还是在这个逼仄的土屋里边。
秦小二已经放弃幻想了,老老实实发了会呆,侧头一看,正好是那天他撞墙磕出来的一个洞,二丫正趴在那里,眨巴着眼睛看着她,脆生生地喊了句“阿娘。”
秦小二条件反射地应了声,反应过来又自闭了三秒,他被人喊“阿娘”居然都快被喊习惯了!
可惜,不等他自闭完,一个大雷就砸了下来。
大丫说:“阿娘,米缸没米了。”
“没什么?”
“没米了。”
“米怎么了?”
“米没有了,白米,粟米通通都没了。”
秦小二消化了三秒,才明白什么意思。
他和大丫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大丫表示米缸里边一粒米都抠不出来了。
所以,他昨天还嫌弃稀粥不好喝,结果今天连稀粥都喝不到了,他一个大男人,连饭都吃不上,还得带着四个孩子挨饿了。
不仅如此,就连秦小二那几天喝的白米粥,都还是大头去问了大川家,从他阿娘那借来几文钱,和人换来的一捧白米煮出来的。
秦小二袖着手,一脸丧气地看了一眼空荡荡的米缸,又看了一眼昨天扔在地上的那捆麻绳。
要不他们一家五口,还是吊死算了吧。
但这也只是想想罢了,秦小二叹气转身进了房里,从床下的一个洞洞掏出原身偷偷藏起来的全部积蓄,算了算一共108文钱。
就这百来文钱,大概能买个20斤左右的粟米,再怎么省,也就够他们吃上十天,而这还是秦小娥辛辛苦苦攒下来,以防万一的救命钱。
秦小二坐在门槛上更加自闭了。
相比起他来,几个孩子就自在多了,毕竟他们家一年到头都缺粮,已经习惯了。
所以大丫熟练地带着二丫去后院割了一把青菜,煮了一大锅没油少盐的青菜汤,秦小二喝进嘴里没滋没味的咽不下去,可几个孩子倒不嫌弃,咕噜咕噜喝了一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