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随侍在曹操身侧,二人前后出了大营。
路上曹操邀刘备共乘一辆马车,刘备几次谢绝后,只好同意。
关羽和张飞二人各乘高头大马随行左右,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众护卫。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宫而去。
一路上,曹操与刘备看似随意地交谈着,实则都在暗自揣摩对方心思。
曹操状似不经意,提及刘备的身世,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又似有着别样的盘算。
“玄德,今日我便带你进宫面见圣上,也好让你这一身军功和汉室宗亲的身份,为朝堂所知。”
刘备连忙恭敬拱手道:“全凭司空安排,备不过是略尽绵力,得蒙公如此抬举,实在感激不尽。”
“玄德,你这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可是大有来头啊。”
曹操微微眯起眼睛,嘴角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让人捉摸不透。
刘备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一副谦逊姿态,沉稳回应。
“不过是先祖余荫,备出身微末,能有今日,全靠各方相助。”
......
二人你来我往,时间匆匆而过。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皇宫前。
曹操与刘备下了马,整理好衣冠,在宫人的引领下,踏入了这威严庄重的皇宫。
宫殿巍峨,雕梁画栋,朱红的宫墙在日光下散发着庄重的气息。
二人刚踏入宣明殿时,只见殿内静谧非常,唯有香炉中袅袅升腾的青烟,为这肃穆之地平添了几分灵动。
刘协(献帝)盘坐在殿中的软榻上,身着一袭明黄色常服,衣袂自然垂落,绣着的暗纹,在光照下若隐若现。
他目光紧锁在面前的棋盘上,棋子在手中来回摩挲,却浑然不觉。
听到黄门侍郎来报,才勉强抬头,抽回注意力。
曹操与刘备见状,上前行过大礼。
曹操率先起身,面上恭敬,声音洪亮,
“臣不负陛下所托,带军攻关克险,为我大汉荡涤逆贼、收复失地。”
“如今,徐州收复,那乱臣贼子吕布也已伏诛,这一切,皆仰仗于陛下恩泽。”
“恳请陛下论功行赏,犒赏三军,以慰将士们的艰辛,令三军之人皆可沐浴圣恩。”
“准!武平候此次辛苦了,赏黄金五百两,白银三千两,绫罗绸缎各三百匹,玉如意一对......准,见天子不跪。”
“谢陛下。”
一番君臣和睦的戏码过后,刘协的目光才放在一旁安静的刘备身上。
“这位是?”
“陛下,今日我还带来了一人,此人正是中山靖王之后,豫州刺史刘备、刘玄德。”
“在此次战役中他屡立战功,实乃我大汉的栋梁之才。”
刘协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细细打量起殿下的刘备。
只见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自有一番不凡气度。
“刘备,你且上前,详细说说你的身世。”
刘协开口,声音虽透着几分稚嫩,却也有着身为帝王的威严。
刘备稳步上前,再次行礼,而后不卑不亢地回答。
“陛下,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虽历经数代,家道中落,但臣一直铭记自己的身份,不敢有负汉室,愿为大汉效犬马之劳。”
刘协听后,眉头舒展开来,脸上也露出几分欣慰之色。
他命人取出皇室宗谱,亲自查阅。
一时间,大殿内安静异常,落针可闻。
众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结果。
良久,刘协抬起头,眼中满是欣喜。
“果然,论起辈分,刘备乃朕之族叔。”
“朕,当称其为皇叔。今日得见宗亲,实乃我大汉之幸。”
说罢,刘协又转头看向曹操。
“曹爱卿,刘备既有军功,又是宗亲,朕欲封他为左将军,不知你意下如何?”
曹操心中虽有些许不悦,但脸上依旧堆满了笑容,拱手回话。
“陛下圣明,刘备之才,足以担当此任。”
就这样,刘备被封为左将军,从此在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众人也都开始尊称他为“刘皇叔”。
面圣结束后,曹操与刘备一同走出大殿。
曹操看着刘备,意味深长地说道:“玄德,今日你可算是一步登天了。日后,咱们可得多多亲近啊。”
刘备心中明白曹操的意思,但仍十分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