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422章 木匠天子(三)

第422章 木匠天子(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还有查抄福王府,所有田产充入国库……他们越想越觉得新帝在借红丸案铲除政敌。

有人弱弱地提出异议:“贵妃毕竟是陛下的长辈……”

胤礽毫不在意:“我的亲祖母也是我的长辈,而且更亲一些。”

提出异议的人被噎住了:这可真直接啊!

胤礽看到他无语的表情,像是突然想起来不能说这话一般,“掩饰”道:“郑贵妃给大行皇帝献美,陷大行皇帝于不孝,又让他病重。郑氏的亲信崔文升受到指使,给大行皇帝下大黄,这难道不是弑君之罪吗?郑氏不就是为了让福王登基吗,我抓郑氏和福王有什么不对的?”

朝臣再度沉默。

前面几句话说得还行,后面几句话充分暴露了新帝文化水平不高这件事,朝臣们这才想起来,新帝从来没接受过教育,是个文盲这件事。

朝臣:估计前面那几句话都是别人教的,他们猜到了王安。

朝臣觉得在这个节骨眼上,犯不上为郑贵妃和福王说话,毕竟看不上他们母子的也大有人在。

而且,没看到新帝已经派人去抓郑氏和福王了吗,派的还是厂卫,大行皇帝的灵堂还未搭起来,就派人去抓政敌,这就说明他早就想着收拾这对母子俩了!

朝臣们沉默了,胤礽说起了第二件事:给大行皇帝上谥号、庙号,追谥王恭妃、大行皇帝的元妃郭氏,他的生母王氏,以及朱由检的生母刘氏。此时,神宗皇帝还未下葬,也需要下葬。

这是关乎“礼”的大事,也是名正言顺的大事,礼部自然诚惶诚恐接下。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还要添上五皇子的生母,但新帝说追谥就追谥吧,可能就是两兄弟私底下关系好呢。

这个话题比较轻松,不是那么令人纠结,朝臣松了一口气。然而,新帝要说的第三件事是:“萨尔浒之战,我军大败,开原、铁岭均沦于建奴之手,诸卿,有何见教啊?”

朝臣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说话,最后都把目光投向了首辅方从哲。

胤礽也看向方从哲,“方首辅,你不说些什么吗?”

方从哲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 & & & &

方从哲遭受灵魂拷打的同时,王安已经抱着八公主朱徽媞来到了东李处。面对有些不明所以的东李,王安毕恭毕敬,“老皇爷已经归天,乾清宫人多口杂,西李无暇照顾公主,因此皇爷命奴婢把公主抱来交给娘娘照顾。”

东李敏锐地注意到王安口中的几个词,再看看王安面带恭敬却有些苍白的脸色,而且八公主身边的宫女都被换掉了,忽然间意识到了什么。

但她没有说出口,只是让人把八公主抱进来,再请王安过来喝茶。但王安有要事在身,只得婉拒。

他还得把这宫里郑氏和西李的爪牙给清理一遍呢!

西李还好一些,郑氏在这宫里盘踞了几十年,到处都是她的人。

唔,皇爷身边也有。

王安急匆匆地离开,留下东李命人把熟睡的八公主放到榻上,身边宫女还有些不解,西李是多么跋扈的人啊,怎么会把她的女儿送到她们家娘娘这里,该不会是要陷害她们娘娘吧?

出了外间,宫女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东李却反驳她:“你家娘娘是哪个排面上的,值得她拿亲生女儿作筏子?你想想,刚刚王内监说是谁让他把八公主送到咱们这儿的?”

宫女仔细回想了一下,“是大……皇爷。”她也不是什么愚笨的人,此时也反应过来了,“娘娘,西李……”

东李轻声警告:“知道就好,别乱说出去,就当不知道。乾清宫现在还没有消息传出,就说明皇爷现在还不想让人知道。”

宫女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厉害,此时小小惊叹道:“皇爷真是够厉害的……”

东李不再说话,命人去看五郎有没有穿好丧服,对西李的结局,她早有预感。当初,西李仗着宠爱,杀母夺子,硬是从王才人那里夺了大郎,但是又能怎样呢,也不想想大郎都多大了,如何会不记得生母?

这不,一朝权势在手,大郎第一件事就是给王才人报仇。幸好他还顾念和八公主的兄妹情分,把八公主放到她这里养着,不然,八公主小小年纪,岂不是被糊涂的亲娘给连累了?

很快,八公主醒了,睁眼看见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也找不到亲娘,忍不住呜呜哭起来。

东李只得把她抱在怀里温言抚慰,不多时,朱由检也过来了,看到八公主就是一阵懵:“八妹怎么在这里啊?”

送八公主去东李那里,还是很轻松的。送郑贵妃去景阳宫幽禁,可就不是件轻松事了。

郑贵妃被神宗老皇爷捧在手心里捧了一辈子,老皇爷去世,和她有仇的大行皇帝也没把她怎么样,正做着朱常洛父子三人都完蛋,自己儿子登上皇位的美梦呢,东厂的人闯了进来。

郑贵妃勃然大怒:“你们是什么人,居然擅闯慈宁宫!”

东厂的人才不和她废话,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见得多了。即刻下令,把慈宁宫中郑氏的人都抓起来,一个也不要放过。宠爱郑贵妃的神宗老皇爷已经去了,现在坐在皇位上的人指名道姓地要给自己亲奶奶报仇,郑氏,有什么可怕的。

他们冷笑着说了新皇爷的口谕,郑贵妃听后大惊失色:“这不可能!那小畜生,他怎么敢的!”

他爹都不敢这样对她,他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畜生居然有这样的胆子!

东厂才不管那么多,听她口出狂言,对当今天子不敬,立刻命宫里的老年女官上前剥去她的锦衣华服,换上粗布衣服,拖去景阳宫。

一路上,不知有多少人瞠目结舌地看着在宫中盛宠了几十年的郑贵妃。

把人往景阳宫一扔,大门上锁,任由郑氏在里面摔摔打打——做过的事都是要还的,看当今的意思,是不会让她轻易去死的,所以他们还得看着点。

这一天,宫内宫外都是大变天。

登基月余的皇帝驾崩,新皇登基第一天,先把仇人给收拾个遍。由于郑贵妃盘踞后宫多年,她的人到处都是,所以王安正经花了一番功夫,还好有人帮忙,不然两位皇爷的灵堂都要乱糟糟的。

朝臣们也很是感慨,这位新帝不像是他父亲那般怯懦之人,他性格刚烈,就是光明正大地收拾仇人。有臣子哀叹大明正值多事之秋,有这样强势的君主不像好事。也有臣子说这样强势的君主才好,大明就需要强硬一些的君主。

还有臣子私下里嘀咕:那个嚷嚷着要做皇后的李选侍竟然都没露面,听说是伤心过度,一病不起,真是可喜可贺。

旁边附和道:是啊是啊,李选侍伤心至此,真是用情至深啊!

结果没几天,乾清宫就影影绰绰传来消息:李选侍放心不下大行皇帝,已经殉了他。

之前阻止李选侍做皇后的礼部侍郎孙如游一拍大腿,“好啊!”

感受到旁人的目光,孙如游急忙补救:“李选侍对大行皇帝忠贞不渝,臣等钦佩不已,臣回去就拟一个合乎选侍身份的谥号,用以表彰选侍的忠贞!”

目睹这一切的王安:“呵呵,好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