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病突如其来,上午还好端端地陪孙儿玩,歇过晌午,就怎么也叫不醒了。周围大惊,连忙去传太医,并通知一些该知道的人。
比如,皇太后,胤礽。
他们处于能够得知皇帝昏迷不醒的第一梯队中。
之后就是太医诊断,抓药,给皇帝服药,第二天皇帝还没醒,其余的皇子们以及大臣们坐不住了,只是被皇太后给压了下去。
皇太后得皇帝敬重了好几十年,早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了,眼见皇帝儿子躺在床上生死不知,太子急得团团,再一看别的孙子还有奴才们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登时就来了火。
对着不省心的就是一顿骂,“你们这是要做什么?皇帝还病着,你们不知道为国家尽忠,反要来逼迫太子,这是什么道理!你们就趁着皇帝病了欺负太子是吧?好好好,你们谁要是敢欺负太子,就从我老太太身上跨过去!”
皇太后辈分高,也占着理,众人只能低头挨骂,说自己绝无悖逆之心,只是忧心皇帝病情。
皇太后这才缓和了脸色,和他们说起昔日,回忆回忆削三藩之时上下一心,末了,才说道:“皇帝病着,我老人家下旨,由太子监国,处理政务,你们有意见吗?”
众人:没有没有。
皇帝病了,皇太后下旨太子监国,这完全是正确的流程,群臣及皇子说不出一点儿错。
只不过,他们早就计划好了,皇太子名义上是监国,但是背地里他别想让我们听他的!
然后,他们就看到皇太子轻轻松松把他们的势力给削了,削得就剩下光杆司令了。
众皇子:“……”
老二你说,你之前是不是装的!
你一定是装的!
啊啊啊啊,天杀的老二啊!
在他们气得恨不得派人刺杀太子的时候,园子里又传来消息,说太子的四阿哥也病了,而且症状与皇帝相似,还有几个大臣也有类似症状,太医说不排除疫病的可能。
太子下令,京城进入战时状态,各家王府、宗亲一律待在自家,不许乱走动,有什么事交由下面去办。
至于已经来到园子里的,就暂时待在园子里,也不会少了他们吃穿用度的。
有人大声嚷嚷着,问太子把他们关起来,是不是想谋朝篡位,周围的人也跟着起哄,为首的被太子当场斩杀,符合他的那几个人也都被下狱了。
于是,无论是园子里,还是四九城里,都开始了“禁足”活动。
一边待着一边想:太子这是想把他们一网打尽吗?他想让他们怎么死呢?疫病?不大可能吧,那么多皇亲国戚、满汉重臣,太子怎么可能保证死的都是与他作对的?
以他们对太子的了解,他也不是那样滥杀无辜的人啊!
大家抓心挠肝地待了几天,就听说太子的四阿哥和皇上的四阿哥先后病倒了,都是一样的症状。
这……
太子应该不会害自己的儿子吧!
况且,就算真的要下手,也应该先杀大阿哥啊!老四虽然平日里阴沉沉的,但还算是听话啊!
这下他们相信这真的是一场疫病,不再瞎折腾了,老老实实待在房间里,就算是取饭回来,也得乖乖擦擦手。
对煮醋什么的,更没有意见了。
没几天就听说,太子家的四阿哥夭折了,想是小孩子体质差,没能熬过去。听说太子妃哭得都晕过去了,皇太后也伤心得不能自已,众人也是嗟叹不已,那个孩子他们也见过,他们也挺喜欢的,还以为他会有大造化,没想到一场疫病就……
现在就看皇上和老四能不能捱过去了。
皇子们开始念佛,祈求皇帝老爹平安无事,至于老四,死就死了吧,死了他们还能少一个竞争对手。
可惜的是,老天爷没能听到他们的呼唤,在太子家四阿哥夭折几天后,皇帝也驾崩了。
皇太后十分伤心,太子也哭得几欲晕倒,但是还得打起精神来,操持大行皇帝下葬之事。
皇子们也是哀叹连连,哀叹自己落到太子的手里,命不久矣。
在这种情况下,园子里其他宫女小太监的死,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唯有背后的人开始疑神疑鬼:这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怎么死的大多数都是我们安插在宫里的……
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太后再度下懿旨,太子继位。太子在完成三请三让的流程之后,登基为帝,为大行皇帝一切事情都安定之后,又立太子妃瓜尔佳氏为皇后,林佳氏为文妃,大李佳氏为瑾妃,小李佳氏为瑜妃。只可惜,小李佳氏有些福薄,进宫没几天就因病而逝,帝念在大阿哥和二阿哥的份儿上,立其为瑜淑皇贵妃。
二阿哥弘晳跪在母亲的灵前,接连为大行皇帝和母亲守灵,他瘦了一圈,胤礽已经让太医随时待命,这可是他选中的继承人,决不能出事。
鬼差道:“其实,她也不是不能活……”
胤礽却说:“她太蠢了,又没有自知之明,整日里搞一些小手段,留着她只会妨碍弘晳。”
万一以后她以皇太后的身份兴风作浪,新帝又是个孝顺的,很可能压制不住她。
正好趁着他还在,趁着新旧政权交替的时候,了解了小李佳氏,省得弘晳日后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