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晳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里醒来的。
那一天,胤礽刚从小世界里回来,带着平和及释然,他把全部功德都注入弘晳体内,又看了儿子一阵儿,发现他没动静,把被子往上拽拽,离开了。院子里,贺小胖儿和承祜几个正玩老鹰捉小鸡,胤礽见他们相处得还算和谐,也就放心了,坐在石凳子上看书。
地府给任务员提供的福利之一,就是天南海北,什么语言,什么题材的书都有,胤礽若是不去任务世界,就习惯坐在搭好的架子下看书,有时孩子们(指未长大的孩子们)会跑来撒娇,央求阿玛给他们画画,有时弘晋他们也会过来,陪他说说话,说起地府里的趣闻,重点指大清又挨了多少骂(弘晋都不记得自己也是大清一员了),又说起地面上的见闻,说民国又出现了多少风云人物。
胤礽听过就过去了,民国出了多少风云人物,他是知道的,毕竟他去过现代,但是弘晋总是一脸怅然又敬佩,他询问原因,弘晋却说:
“就是觉得以前坐井观天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儿子也想去民国走一走,想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哪怕是平行世界的。”
也好,胤礽无可无不可,儿子都这么大了,做的也是正常事,他不需要阻止,只需要默默支持就好。
弘晋越发高兴,忍不住撺掇胤礽和他一起去民国世界,“您以前不是没去过吗,去见识见识也好,咱们也不搞□□那一套,就是见见世面,都说民国的浪漫不在于才子佳人,军阀太太,属于撕破黑暗的革//命者,咱们父子以前都在封建帝制时代转悠,去见识见识民国也好。”
胤礽还真的没去过民国,他去过公元前,去过现代,噶卢岱去过中世纪的国外,认识的人之中只有弘晋去过民国,他隐约记得弘晋去的是一个画家的世界,还得跟另外两个男人争一个女人,气得弘晋回来后大吐苦水。
想到这里的胤礽不禁发笑,“我记得你去过民国世界吧?”
弘晋直愣愣点头。
胤礽道:“你还说,等你二哥醒来后,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告诉他……”
弘晋目光呆滞地看着胤礽后面。
胤礽忍不住会头,然后也愣住了,原本躺在床上的像能被一阵风吹倒的小小少年,不知何时醒过来了,苍白着脸推开门,站在那里,他的目光有些茫然,看看胤礽弘晋,又看看陪着承祜玩儿得开心的小胖儿他们。
小胖儿他们也停下了动作,呆呆地望着刚醒过来的小小少年。
都知道总有一天,他会醒过来,这院子里的所有人也都期盼这一天,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他们却觉得不真实,连说什么都不知道。
最先说话的反而是弘晳,只见他看着弘晋许久,然后不确定地唤道:“弘晋?”
弘晋愣愣点头,哪还有当初舌战宗室的能耐。
弘晳的目光移向胤礽,在仔细观察之后问道:“是阿玛吗,您怎么……变年轻了?”
然后,他后知后觉地伸出手,看见了自己那双比原来小很多的双手。
到底发生了什么,弘晋是去世时的模样,阿玛变年轻了,自己却变小了?
刚醒过来的弘晳满脑袋问号,完全想不明白。
胤礽总算回过神,一步步上前,蹲下来对弘晳说道:“是阿玛,你还记得发生什么了吗?”
后面的小胖儿安抚好承祜他们,让弘晋赶忙去通知祖母还有哥哥姐姐们,弘晋这才想起来,转身飞奔出去。
小胖儿并没有让承祜他们上前,留给父子二人一定的空间。
弘晳想了想,说道:“我被弘历圈禁了,大约有三年吧,大概是秋天还是快入冬的时候,我撑不住了,想见见永琛他们,等了很久,他们都没来,我有点困了,就睡了一觉……我是死了吗?”
弘晳又是后知后觉,弘晋已经去世,阿玛也去世了,自己见到了他们,就说明自己也死了。
胤礽有些疑惑,听起来也没什么不同啊,那为什么弘晳会沉睡不醒呢?
胤礽压下心头的疑惑,解释道:“这里是地府,你睡了很久了,阿玛一直都在等你醒过来。”
弘晳茫然的眼神终于有了点变化,“阿玛?”
胤礽点头,“我在。”
弘晳看了他很久,忽然说道:“阿玛,我真的好想你啊……”
胤礽再也忍不住,他将弘晳抱进怀里,我也很想你啊,无论是凡间的几十年,还是地府将近两百年的奔波,我都和很担心你,担心你为帝王所不容,担心你会死于非命,担心你永远醒不来。
好在,老天爷没有让我的担心成真。
&&&&&
理密亲王家那个一直沉睡不醒的弘晳醒过来了!
这个消息像龙卷风一样传遍了地府,不少人惊得揪掉了胡子。
那天,理密亲王家那个犟种老三拿出了揍乾隆的气势,找到了和荣妃说话的赫舍里皇后,赫舍里皇后来不及多问,赶紧回去了,这个消息就以每小时好几百迈的速度传播开来。
清宗室见人就问:“弘晳醒了,你知道吗?”
来人点头,“知道知道,没看这两天理密亲王一脉都没怎么出门嘛!”
康熙自然也知道了消息,心中十分欢喜,他在世时最疼爱弘晳,弘晳那般下场,他也是心疼的。
胤禟:“可是现在人们都说,您最喜欢的孙辈是弘历那小子,还说就是因为喜欢弘历,才传位给老四呢!”
康熙一脚踢过去,“哪来的无稽之谈!”
胤禟撇撇嘴,“说弘历十一岁见您时背了一首《爱莲说》,您十分称赞他呢!”
康熙大怒:“背了一首《爱莲说》,又不是做了一首《爱莲说》!再说了,《爱莲说》一共才几个字啊,背下来有什么稀奇的!”
胤禟继续说:“可是外面都这么说啊!”
康熙十分不高兴,“你老子我见过的聪明人多了去了,十一岁被首《爱莲说》有什么稀奇的,都十一了,还背《爱莲说》?你二哥当初十三岁举行出阁读书礼,课业传至群臣阅览,没人能挑出毛病巴拉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