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大清成了什么样儿都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爱亡不亡,亡了责任也不在他。
爱盛不盛,盛了他也是个失败者。
回到小院儿,迎面遇到了承祜。承祜兴奋地扑腾着小短腿往他怀里钻,还说最近地府多了好多有趣的人和事,又问他去了哪里,有没有想他之类的。胤礽摸摸承祜的大脑袋,一一回答,又听叽叽呱呱地说皇父去了某个任务世界,变成了梁九功,还被整个地府围观了。
胤礽:“……”
变成了梁九功?
想当初,鬼差说地府任务员什么身份都有,万一某一世成了李德全呢?
没想到啊没想到,他都把大清推翻了,也没变成李德全,倒是老爷子后来居上,变成了梁九功!
这……
有点滑稽。
还没等他想出是决定假装不知道这事,还是去围观康熙版梁九功的人生的时候,弘晋风风火火跑进来,说签了不少条约的老妖婆慈禧,以及被她囚禁的光绪帝一前一后到了地府,现在正在双双挨骂,问胤礽要不要去看。
胤礽:“无聊,不去!”
弘晋眼珠一转,“伯父呢?”
承祜举起手,“去!”
哥哥和儿子都想去看热闹,胤礽于是把哥哥递给儿子,弘晋转身跑开的时候还不忘扔下一句:“有热闹回来告诉您!”
胤礽点头,又说:“你慢点!”
弘晋的速度一点不慢,甚至更快了。
胤礽不禁想:在大清的时候也不是这样子,到了地府反倒越来越调皮了。
也许这才是弘晋原本的性格吧……
年轻孩子就应该风风火火,意气风发,就像……那个孩子一样,弘晋当初只是没有可以张扬的资本。
还有弘晳……
他转头看了看弘晳的睡颜,说实话,他已经记不太清弘晳年幼时的样子了,只记得咸安宫里越来越沉默的青年,以及有一天他红着眼睛说:弘晋去了……
“阿玛,阿玛!”
胤礽吓了一跳,循声望去,只见弘晋从墙头探出个脑袋,一脸兴奋,“阿玛,打起来了!您真不去看看?”
不去!
胤礽摆摆手,示意他快点去看热闹,他老人家是一点儿都不想听那群家伙的事,丢人,跌份。
弘晋一下子消失,兴冲冲地跑到人堆里去看热闹。
老四一脉魂蛋成这个样子,他是真的很开心啊!
他们大清这帮子皇帝,包括老汗王在内,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魂淡。大清好了,和他们没关系。大清走下坡路,就看他们不顺眼——和他们这一脉有什么关系,就知道拿他们撒气。
弘晋的幸灾乐祸和气愤显而易见。
胤礽才懒得管这些事,他还是在小院儿里休息,和赫舍里皇后交流一下最近的行踪,直到鬼差上门,说有个世界要崩塌,让他赶紧去救场。
胤礽:“我才回来!”
鬼差:“两倍功德。”
胤礽:“……我去!”
这个地府,再没有比功德更可爱的东西了。
胤礽和赫舍里皇后告别,匆匆离去,也就不知道地府后来发生的事了。
康熙从任务世界回来,得知又一个叶赫那拉氏祸国殃民,毒杀皇帝,当即气不打一处来,新仇旧恨一起,一脚踹在慈禧身上,“败家的娘儿们!你下来做甚,条约签够了?给朕说说,你签了多少个条约?割了多少地出去?”
慈禧已经被打过一轮了,此时也有办法应对了,“康熙爷说我签条约割地,这也得看缘由。想当年,雍正爷不也是割过地吗?”
突然被cue的雍正:“……和朕有什么关系?你和朕隔了多少代!”
慈禧眉目淡然,“没办法,雍正爷的风气我们继承了下来。”
雍正:“你怎么不继承朕节俭?”
慈禧:“我让光绪节俭了。”
光绪&雍正:“……”
是啊,瀛台那日子确实是很节俭了。
慈禧:“圣祖爷,我冒昧问一句,理密亲王回来了吗?大清这副样子,理密亲王难道就没责任吗?”
所有人:“???”
搞什么,这慈禧先说雍正,后说理密亲王,雍正还能扯上点关系,但是和理密亲王又有什么关系,八竿子打不着吧?
康熙还没有反应过来,弘晋已经生气地冲了上去,“你胡说八道什么,你们这一脉把大清治理成这个样子,关我阿玛什么事!”
慈禧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也不想知道,总归是理密亲王的儿子,“康熙朝末年,九王夺嫡何其惨烈,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自那以后,大清朝实力就开始下降,直到百年后如此模样,根子不就是在理密亲王吗?都是因为理密亲王没当好太子,才坏了大清根基啊!”
弘晋:“……”
康熙:“……”
宗室:“……”
认真的吗,你们差了一百多年呢!
半晌,康熙木然唤道:“弘晋。”
“孙儿在。”
康熙指着慈禧,“用你打弘历的力气,好好给慈禧松松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