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过几年准噶尔部还会打过来。
皇帝就这样摇摇晃晃,一边教导孙儿,一边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事宜。等到富察容音瓜熟蒂落,顺利生下一个阿哥的时候,前朝已经尘埃落定。皇帝把平日里跟在他儿子身后特别能蹦哒的那些人都清了出去,顺便肃清了内务府,换上了自己的心腹,最重要的一件事,他把弘晖放在了朝堂上。
这个时候,朝臣都已经被皇帝的各种操作震麻了。
皇上想要做什么?臣等不管,臣只想着今天下朝后能平安回家,不被皇上以各种理由灭掉全家。
这个“各种理由”最大的可能就是牵扯到纯慧太子遇害一案。
钮祜禄家、佟佳氏这类大族,皇上平日里也相当厚待,但他们胆大包天,居然勾结葛尔丹谋害先太子,还不是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后宫里荣宠几十年的德妃娘娘也死得那般蹊跷。四爷现在还在家养病,十四爷……状态也不好,都说德妃是染上疫病,皇帝彻查才发现内务府包衣与前朝牵连甚广,但焉知不是因果颠倒,皇帝先知道了内务府的事,下手处置了德妃?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与四爷和十四爷相比,那位弘晖贝勒却是一如既往的受宠,还是皇孙中的第一人,丝毫没受影响。
贝勒福晋生下阿哥后,皇帝还给大格格起了个名字,叫乌云珠。
是,没听错,贝勒福晋生下大阿哥,皇帝给大格格取了名字。
虽然逻辑不通,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
有人在底下窃窃私语,看来皇帝对弘晖贝勒还是那么好,连他的女儿都要赐名——前些年夭折的十八公主,有名字了吗?
有些人只把皇帝的行为当成警告,警告众人不许薄待弘晖贝勒,但还有些人知道的多,想得更远。
自从德妃出事,四爷病后,按理说,弘晖应该回雍郡王府给四爷侍疾。但是,弘晖贝勒一次都没回雍郡王府,甚至连郡王府给贝勒福晋送的东西都被拦住了。
种种不寻常让人觉得,皇帝是在故意隔开弘晖贝勒和雍郡王府。
这让他们不禁想到了弘晖贝勒刚被皇帝带到宫里抚养的时候,四九城的传言。
如今,那个传言又起来了。
有人低声道:“就算拦了几次也没关系吧,老四还在呢,皇上总不能……”
八贝勒也在担忧这件事,原本他只以为皇阿玛是真的喜欢弘晖,不想让他受到德妃和老四的影响,但现在随着时间推移,皇帝连雍郡王府都不让他回,京里又开始风言风语,他自己也有些犯嘀咕:老爷子不会来真的吧?
应该不会……吧?
虽然众人都有了猜测,也都有些心焦,他们争到现在,原本还在高兴把老四和十四按了下去,但又冒出一个弘晖来。他们的确都在猜测老爷子是不是真想做那件事,但是谁也不敢把窗户纸捅破。
就这样,直到这一年年末,众人都上了火,不约而同地来找太医开药降火。
皇帝对这一切充耳不闻,某日众皇子和重臣都在,皇帝开始话家常,聊老九小时候调皮,剪老四养的狗的毛,聊老十越大越顽劣,聊老八的字还是一如既往的差。臣子和皇子们不得不捧着,陪皇帝遥想当年,还要说上一句“儿臣顽劣,您操心了。”
皇帝聊着聊着,忽然就长长地叹了口气,众人不明所以,霎时就静了下来。皇帝也不说话,只沉着眼皮看手中扳指。
于是,有皇子问:“皇阿玛有何事不解,不如说与儿臣,看儿臣等能否为您分忧。”
这可不是朕说的,是你们问的!
只听皇帝道:“你们一个个成家立业,朕看着也高兴。只可惜你们二哥,孤零零一个,朕前些日子还梦到他了,可怜他膝下无子,日后也无人供一碗饭啊!”
众人:“……”
所以那件事是真的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想接这个话。纯慧太子的事,谁都不想沾上——天知道前些日子有多少人手被老爷子给折了,用的理由就是与纯慧太子遇害有关。
……特么的我那幕僚今年还不到四十,二哥遇害时他还只是孩童,咋谋害二哥了?
众人默,但不理皇帝是不行的,有人试探道:“不如提高先太子享祭规格?”
特么的,先太子的享祭就比皇帝低那么一点儿好吗!再提高,干脆直接追封他做皇帝好了!
众皇子愤愤不平!
皇帝不满意,“不好,规格再高也只是形式上的,朕想为先太子过继一子嗣,以承其祧。”
众人:“……”
来了来了!
我们都知道,您想的那个子嗣就是弘晖,是吧!
就知道,四九城传得沸沸扬扬的,却无人出面阻止,就知道会有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