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这意思分明是要把这个弘晖养在他身边!
众皇子的眼神瞬间就变了,直瞪向雍郡王。
雍郡王则是面上与有荣焉,还有些担心,心里则完全是担心与疑惑。
他虽然看重嫡子,他家的弘晖也的确聪慧几分,但怎么就得了老爷子的青眼?
德妃也是满心疑惑,但面对“姐妹们”不怀好意的祝贺,她也只得大大方方地站起来喝下一杯杯水酒。
唯有惠妃与荣妃并不曾凑这个热闹。惠妃小声说道:“看那孩子的模样,老四两口子还敢把他往宫里领。还有德妃,装无辜得可真像!”
分明就是说一家子商量好了,把这孩子往皇帝跟前送。
荣妃倒是不认同这番话,“那位去的时候,老四还小,又过去了这么多年,可能早就不记得了那位的模样了。至于德妃,她当年位分低,压根就没见过那位。”
惠妃想了一下,的确是这么回事。若是老四两口子有意为之,他们也就不会这么惊讶了。
“也是。如今这宫里,还知道这件事的除了你我,还有几个人呢?到底是活得久知道的就多。”
“惠姐姐醉了。”
“我可没醉。你还是看看你儿子吧,他似乎也看出来了。”
荣妃顺着望过去,只见诚郡王脸色有些白,看着皇帝身边的孩子就有些呆愣。
荣妃无奈地叹气。
无数的疑惑和暗恨都被掩盖在花团锦簇之下,丝毫没有影响上头皇帝的心思。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宫宴过后,雍郡王夫妇去领孩子。皇帝压根就不还,还说以后弘晖就住宫里了。
雍郡王心中狂喜,福晋乌拉那拉氏虽然高兴却也担心。种种情绪落在皇帝眼里,皇帝忽地有些不耐烦,挥挥手让他们都出宫去。
梁九功奉命去送,同时也给了夫妻俩定心丸,“王爷和福晋都别担心,小阿哥在皇上身边,自然是有后福的。”
若是雍郡王争气一些,以后说不定还会有大造化。
夫妻俩都听明白了。雍郡王掏出一块玉佩,递给梁九功,“梁公公常年在皇阿玛身边服侍,眼光自然是好的,这块玉就请您品鉴品鉴。”
梁九功看得出这玉成色极好,笑得合不上嘴,“王爷这是做什么,奴才是什么眼光,哪比得上王爷您啊!”
雍郡王也笑着,“那孩子被我和福晋宠坏了,脾气有些倔。我生怕他惹了皇阿玛生气,还请公公平日里多照顾照顾。”
一旁跟着的苏培盛也连忙塞银票给梁九功。
梁九功呵呵笑着,“哎哟,小阿哥福泽深厚,哪里用奴才多照顾啊!日后说不定还少不了阿哥来照顾奴才呢!”
说真的,就算这小阿哥脾气真的不好,皇上看在那张脸的份儿上,也不会怪罪。
毕竟,真的太像了。
而且,据梁九功观察,这位小阿哥着实聪慧,看似顽皮,实际上恰到好处。多一份就成了真淘气,少一分就会让人觉得假。
这聪慧,也着实像那位。
难道说,真的是那位转世投胎回来了?
梁九功抬头看着远处的宫墙,心中转过无数念头,一时之间竟不知该感叹什么。
末了,也只得说一句,“原来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皇帝把雍郡王府六阿哥留在宫里这件事,也慢慢传开了。不少大臣来觐见皇帝,都会看到皇帝身边的孩童。
有些人还记得那张脸,乍一看,还真的以为时光倒回,回到二三十年前。原本还不明白皇帝就算要含饴弄孙,也不至于这么高调,待见到了那个孩童的模样,才明白过来。
真是像足了。
不但模样,皇帝还让他背了一段书给臣子们显摆显摆,背书时的神态,对篇章的理解,那举一反三的聪明劲儿,都像足了那位。
连他们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那位真的回来了。
怪不得皇帝要急不可待地显摆给他们看。
慢慢地,大家都知道原因了。只是一床大被掩着,面上分外好看些。
待到了五月初三,仁孝皇后祭辰,也是纯慧皇太子生辰,皇帝在奉先殿祭过仁孝皇后之后,踏进了许久未曾进入的毓庆宫。
这一次,他不是自己去的,他还带着雍郡王府的那个弘晖阿哥。
一时间,流言甚嚣尘上,都说皇帝想把弘晖过继给纯慧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