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238章 听说爷回来赎罪(八)

第238章 听说爷回来赎罪(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胤礽点头,“只要您觉得可以,培养谁都行。小孩子嘛,性情还未定,接受帝王教育完全是可以的。占住名份礼法,前朝在大面上也不会说什么,私底下有什么就不好说了。而且,前提是您的时间够用。”

他说得委婉,但皇帝听起来却自动转换成:“您都这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您没多久可活了,赶紧复立我赶紧让位吧!”

胤礽在皇帝的怒吼声中走出了乾清宫。随后,乾清宫损失了一批瓷器。

皇帝被自己的脑补(虽然胤礽隐隐约约也有那个意思)气得不轻,跑到奉先殿对着仁孝皇后的画像老泪纵横。烟雾缭绕,皇帝对元后的画像喃喃道:“他是真的变了,不像小时候了。他在怨我、恨我,巴不得我早点死……朕再给他一次机会,就一次机会……”

胤礽并不知皇帝又开始玩自我感动这套骚操作,他回了咸安宫就该干嘛干嘛。

但是宫里这一番闹腾还是传了出去。

宫外众人一边感叹二阿哥这脾气真是越来越大,一边祈求这多灾多难的一年赶紧过去吧!立谁做太子是皇帝自己的事,他们只求别牵连到他们。

而九阿哥则是摔了一套精美茶具,气得咬牙切齿:“一样是儿子,凭什么他老二就得所有人捧着,我们就得给他当奴才!”再想想如今被圈禁府内的八阿哥,九阿哥心情更是不好,“老头子自己说举荐谁就立谁的,现在大家举荐八哥,老头子居然把八哥软禁府中!想把老二放出来就直接说呗,搞什么名堂!”

八阿哥如今虽然被圈禁府中,但一样得到了消息。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如今的备受打击,八阿哥不禁感叹:“二哥如今连装都不装了吗?”

语气中不乏讽刺,却也带着幸灾乐祸。

当初,布尔哈苏台行宫内,侍卫林立,宗亲齐聚,那骄傲半生的皇太子被皇帝当着众皇子宗亲的面打断了傲骨。皇帝只顾指出皇太子的过错,给他废太子的行为找到理由,而他们这些皇子却看得清清楚楚——皇太子原本冷淡的神情随着皇帝的训斥逐渐黯淡下去,而当皇帝说出那句“生而克母”的时候,皇太子脸色苍白,指尖都是抖着的。

皇太子后来行事荒诞,甚至打伤了大阿哥,胤禩却不觉得惊讶——人在受过大刺激之后,总要有些改变的。就比如现在,不知道他们都谈了些什么,但胤禩知道一点,二哥已经不是那个对皇父抱有一丝幻想的皇太子了。

胤禩笑得开心,原来二哥也不是一味地相信皇父了,他一定是说了什么惹得皇父生气——皇父不开心,那他就很开心了。

皇父,你说我妄蓄大志,把我们这些儿子当棋子摆弄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个视你如天的二哥已经死了呢?

“我是没有机会了,就是不知道二哥你机会究竟能用到什么时候?”胤禩叹道,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以后你的路会更难走,皇父复立你不过是因为他控制不住前朝的局势了,我等皆为皇父棋子。等过了这一遭,皇父就会发现,你,大清国的皇太子,还是会和他分权柄。他忍受不了这一点,忍受不了自己在逐渐老去的时候与一个强大的储君共掌天下。二哥,是我们都想看看,究竟是你先掀了这棋盘,还是皇父又忍不住……”

毕竟,你这皇太子已经被废过一次了。能废一次,就能废第二次。

这次事件,让我们明白,你这周岁而立的太子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也是能被废掉的。而皇父,已经不是那个视你如宝的皇帝了……

已是冬日,然而四九城人心浮躁,朝堂上各派咬成一团,让皇帝觉得还是抓紧把胤礽放出来。不然,乱成一锅粥,政令不达,大清的统治难以维持。

于是,他再一次把胤礽从咸安宫提溜过来。彼时,胤礽正在和孩子打雪仗。梁九功来时见到满院子的雪球乱飞,整个人都是木的。正愣神间,一个大雪球扑面而来。

胤礽来到乾清宫,皇帝指着他的鼻子喝骂:“朕不管你有多少怨气,但你要是还想从咸安宫里出来,你就给朕老老实实的!不然,你就滚回咸安宫一辈子别出来!”

出乎皇帝的意料,胤礽答应得很痛快,“好,我老老实实的。”

皇帝放下手臂,又试探地对胤礽说:“朕打算给皇子晋爵,你日后要与你的兄弟们和睦相处!”

胤礽:“……”

早二百年就想问了,我为啥要和一群想杀我的人和睦相处!

但他还是忍住了,随口答道:“都听您的。”

皇帝见他一脸不愿意,但总归是给他个他想听到的回应,也不再执着。他只要面上过得去就行。

要是这几个真的敦睦起来,难过的就该是他了。

十一月十六日,胤礽带着家人走出了咸安宫。

虽然妻妾宫人都是一副恭喜的神情,但胤礽却没多少欣喜,他的心思完全都在弘晳身上。

而乾清宫的皇帝得到胤礽私底下心事重重,并无表面上的轻松,心里竟然松了一口气。他想的却是:知道愁就好。不然吊儿郎当的,他还以为胤礽是要彻底摆烂了呢!

这一天,弘晳来毓庆宫见胤礽,又接受完胤礽的教导之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离开,而是有些迟疑地对胤礽说:“阿玛,儿子从御前得知一个消息。”

胤礽随口道:“要把老八复爵吗?”

弘晳瞪大了眼睛:“阿玛您是怎么知道的?”

胤礽笑道:“这是迟早的事。不单单是你八叔,你其余的叔叔们也会封爵,说不定会有好几个亲王。你玛法那个人啊,最擅长玩制衡了。”

弘晳一脸为难地看着胤礽。

胤礽伸手拍拍儿子,他说:“不用想那么多,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分析你玛法和那些叔伯的手段,看看优点缺点是什么,如果是你你又该怎么做。如何判断一件事到底是老八做的还是老四做的,这些都是你要学的。”

接着,他压低声音道:“文成武就不过是锦上添花,知人任人、洞察世事才是帝王的根本。莫把眼光放在小事上,帝王要有大局观,更要有气魄。牢记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四办事再出色,也是帝王驱使的臣子。”

放下/身段亲自和臣子斗,是相当愚蠢的行为。真正的上位者,是会找一个合适的棋子的。

输了?输的是棋子,不是棋手,棋手完全可以拿起另一枚棋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