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称之为反噬。
上个世界的赖皮蛇就是这样,遇到挫折,他对其他人的影响就降低了。
他也不知道这所谓神兽什么时候会对他下手,但是趁他还没成长起,断了他的气运才是。
想想这一世的倒霉太子,尊敬不喜欢他的母亲,关爱不省心的幼弟,有时候对弟弟都要讨好几分。可是到最后,就是这被他捧在手心里的幼弟压倒了他最后一根稻草。
神兽貔貅,你到底有没有心呢?
都说你至情至性,可是你是怎么想的,对着关爱你近十年的兄长说出那句“生而克母”的呢?
你的兄长在弥留之际不过是想要一个真相,可你却残忍地捅了他最后一刀。
你所谓的纯真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你所谓的福运是踩在原身一家子血泪上的。你根本就没有心,亦从不在乎他人。
气氛一天比一天古怪,直到中秋家宴。
这一年的中秋宴,皇帝照例把十六阿哥的座位安排在他和太子中间,哪怕宴会上一半人都变了脸色,皇帝也当没看见。
这几个月来,君权与储权几次摩擦,皇帝是铁了心想让太子乖乖做他的棋子,甚至不惜拿嫡幼子刺激太子。而太子表示无所谓,压根不作回应。
皇帝选择在这个时候把嫡幼子放在这个位置,摆明了是打太子的脸。众人悄悄看太子,结果发现他该干什么干什么,一个眼神都没往十六阿哥那边去。
众人了然。
这十六阿哥也是个妙人,小小年纪就敢挑拨皇帝和皇孙,也就帝后还把他当孩子吧!
帝后偏宠幼子,太子可就难做了……
众人想入非非之际,变故陡生,皇帝不知怎么了忽然晕倒了。
会场乱作一团。
作为储君,太子当仁不让地控制了会场,传太医检查皇帝饮食,命侍卫把御膳房所有人看起来。从皇宫到京城,安排得有条不紊。
让人看了都忍不住起疑心的那种。
然后,众人惊恐地发现,直郡王对太子的命令没有任何违背,甚至亲自带人抓人去。
这……
皇帝好几天都没醒,太子请出太后懿旨,开始监国。
诸事井井有条,一些事情太子处理得甚至要比皇帝好。
众人心中不禁冒出一个毛毛的想法:太子不会是和直郡王联手了吧?
众人越想越觉得这就是真相。
从一开始两人就不愿意被当作皇帝制衡朝局的棋子,于是十分有默契地在皇帝面前唱双簧,最后联手掀翻了这棋盘。
想想就觉得十分恐惧。
这也太会演戏了,演了这么多年还真把皇帝蒙骗过去了!
有命妇被丈夫要求进宫见皇后,结果进了宫只见到了太子妃。太子妃微笑着告诉命妇,皇后娘娘因担心皇帝身体,日夜照顾,没有时间接见她。有什么事和太子妃说就是了。
命妇看着太子妃一如平常的微笑,头皮都是麻的。
她感觉太子妃在说:你们猜的都是对的,回去消停待着,否则要你们好看。
命妇出宫时腿都是软的,以前从来不知道谦恭有礼的太子妃也有这般凌厉的时候。
命妇回去后,众臣似乎都接受了现实。不然还能怎么样,人家军权在手,你再有勇气还能改变什么
人家本来就是太子,板上钉钉的储君,皇帝卧床不起,皇太后下旨太子监国,名正言顺。
再说了,就算大家都觉得是太子是谋害了皇帝,你有证据吗?
没有证据,你嚷嚷得再欢,还不是一点用没有。
说不定还会被扣上一顶帽子,全家到宁古塔一游。
臣子们都消停了,皇子们也消停了。
现在这个时候主要就是直郡王与太子争斗,其余的皇子们要么是没有那么大势力,要么就是还没长成。他们唯一的指望就是直郡王。
然而直郡王“叛变”了。
直郡王一党:奴才等正欲死战,王爷何故先降?
于是,皇子们也消停了。
他们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跪太子就跪太子吧,反正他们从小到大都跪太子。要是换成了三块豆腐高的十六弟,再跪才是真不情愿。
前朝的事情消停了,胤礽终于腾出手来,走进了侍卫林立严密看守的坤宁宫。
皇帝早就被秘密转移到了坤宁宫,由皇后悉心照顾。连日劳累,再加上被软禁,皇后有些憔悴。但她看见太子踱步走进来,还是站起来挺直了背,“太子殿下如今还愿意走进我这坤宁宫,真是让我惊讶。你就不怕我挟持你吗?”
胤礽:“是什么给了你自信,让你觉得你能挟持到我?”
不说这周围的暗卫,就说他自己,虽然比不上能上阵杀敌的胤禔,但总不会连养尊处优的穿越女都打不过。
皇后脸色一僵,忍不住又问:“太子殿下,你弑父囚母,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胤礽冷笑,“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且……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配称我的额娘?”
“我的额娘,早在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我出生那一天,就魂归九泉!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占了她的身体,用着她的名字,还要来糟践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