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能被立为太子是因为您是中宫嫡子,儿子以为,您最认同的不该是嫡庶有别吗?”
弘晋丝毫不顾及愚蠢太子的冷脸,俗话说打人不打脸,但是太子却觉得他这个儿子一巴掌打在他脸上。
他冷了脸,“你竟如此怨怼阿玛?”
难道不该怨吗?
弘晋觉得眼前这个太子不愧是玛法的亲儿子,这逻辑都是相通的——虽然我对不起你,但你也得受着,谁让你是我儿子。
太子上辈子也想要嫡子,但这辈子他已经有了大鸭梨,他想要的也是大鸭梨给他生的孩子——是不是嫡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大鸭梨的孩子。
至于弘晋……
弘晋听闻“怨怼”,露出一个不符合他年纪的冷笑,“您倒是有自知之明,当初玛嬷去世,玛法没有委屈您半分。现在,我与您如此相似,您却要我懂什么长幼有序!要是当初玛法也对您说一句长幼有序,这太子之位便是大伯的了!”
太子的脸彻底黑了下去。
那拉氏是哥懂事的,从不和大鸭梨起纷争,即便有什么争权的心,也隐藏得好好的。就是没想到她生下的儿子,从小就不是个省心的,对他这个做阿玛的充满怨怼。
小小年纪,心思便这么多,以后还得了!
既如此,他也无需多照看他了。
让他去宫里本就是存了丢累赘的心思,这下便不需要有什么愧疚了。
太子转身,扬长而去。
弘晋嗤笑一声,回了皇宫。
为了甜宠而活着的男人,他连一声“阿玛”都不想叫。
他觉得侮辱他阿玛。
这个脑壳有包的,还能不能拯救,弘晋觉得希望渺茫。
回宫后,祖孙俩谁不愿意提起圆明园的那个冒牌货——康熙觉得胤礽要真是这么个性子,他当初也不用花那么多心思打压他了。
一不小心把这句话说出口,得到了孙子鄙视的眼神。
康熙:“……把今天的大字写上十篇。”
弘晋:玛法公报私仇!
康熙悠哉游哉地养孙子,惊喜地发现弘晋的资质并不比弘晳差,忽然就想起十四有一回说起,他和十三在任务世界内被胤礽拎过去教导弘晋。
于是嘴欠问弘晋,那是个什么世界。
康熙的本意是想和孙子叙叙旧,拉近关系——结果弘晋小嘴一撇,露出一丝幸灾乐祸,“回玛法,那是话本子版的《甄嬛传》。”
甄嬛……
这个名字简直如雷贯耳。
想当初,地府热播这部剧的时候,可把老四气得够呛——直接自闭,躲屋子里不肯出来。但是令康熙记忆犹新的那一句台词,
“隆科多紧紧地抱着皇额娘,皇阿玛他是天子啊!”
这句词不但给当时看儿子笑话的康熙轰得外焦里嫩,就是在任务世界,也让他五雷轰顶。
这剧还有话本子版的吗?
那得是什么样的啊!
康熙脸色莫名,每次一提起这个,他都会想起那揉杂在一起的三个任务世界,什么前朝公主、什么乌雅氏的小凤凰,什么失忆不失忆的。
弘晋又不怀好意,“玛法知道吗?我阿玛还去过后续世界,一个以乾隆为主角的世界,阿玛在那里成了十二阿哥永璂。也就是那次经历让我阿玛对情情爱爱敬而远之,再也不想沾染分毫。”
康熙:“……”
这破孙子,说话说半截!
还没等他让孙子接着说,太子的奏庶到了,康熙皱着眉头打开一看,写着太子侍妾林氏分娩下一小格格,太子为林氏请封侧福晋。
侧福晋个脑袋瓜子!
祖孙俩同时在心里吐槽,自家阿玛(保成)做太子的时候,后院妻妾位分遵循前朝,分太子妃、太子嫔、贵人等。至于弘晳额娘李佳氏和弘晋额娘林佳氏的侧福晋,那是雍正封的好嘛!
康熙拿起朱笔,在上面画了个大大的“叉”,并把折子扔到地上,“告诉太子,一国储君如果总盯着后院,那还不如不做!朕觉得林氏狐媚惑主,不堪为侧福晋,一侍妾足矣。”
金口玉言,给林氏定了性质——除非有朝一日太子登基顶着不孝的罪名给林氏“翻案”,不然她这狐媚子的名声事当定了。
紧接着,京中开始风言风语,说林氏嫌弃先太子妃那拉氏留下的二阿哥,不愿意养他。太子爷这才把二阿哥送进宫里,明显就是为摆脱一个烫手山芋。
众人:“……”这个女人莫不是有什么大病。
要是在原来,京中众人肯定不会这么想,毕竟在甜宠世界里,所有一切都围绕着男女主的恋爱。但康熙和弘晋来了之后,这个世界那乱七八糟的认知到底是被矫正了一些。
因此,京中众人想的是:要么是太子爷被下咒了,要么这林氏是狐狸变的。
纵使是第二任太子妃的孩子,那也是正经的嫡子——林氏哪来的自信和硬气嫌弃二阿哥?
她不过一侍妾。
再有,令京中瞠目结舌的是太子爷。就像前文所说,林氏不过一侍妾,胆敢嫌弃嫡子的侍妾放在别人家里早就杖毙了,太子爷竟然还护着她!
太子爷因嫡而立,也应该是嫡长制的拥护者才对啊!
可他怎么就被这林氏迷得儿子都不要了?
听说那位二阿哥被皇上养在身前,天资聪颖,皇上含饴弄孙,每日都很快活。
康熙:你们哪只眼睛看到朕很快活的?弘晋这小子事气死人不偿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