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前,柳老太拿走了这张纸。
宋玉知道这或能让她聊以慰藉,但她不能围绕这事做得太多,以后只能更低调行事。
柳老太只说暂且放她一马,却也不会真放她在小镇里随心所欲。
所以宋玉不管在小镇里溜达或是去徐秋的茶舍帮忙,总会偶遇柳老太,似乎是有意跟踪观察。
宋玉心底无奈苦笑,自己能有什么坏心思?
无非是想去一趟猫猫山收查成果而已。
这一耽搁便是五日,柳老太实在太难缠了。
幸而这几天天气开始转冷,早已是深冬时节,但小风镇与七风城这一带偏南,入冬较北边晚,去得也快。而此刻才进入最冷时期。
没有霜雪,凛冽的寒风参杂着绵绵细雨,是透骨的湿寒。
因此镇上也少人出来走动,就连河边也不见‘洗衣大队’的身影。
如此寒天,徐秋依然会早起去往茶舍,或是因为先夫为镖师的原故,她很体恤旅人在冬季的不易。即使大早上店里无一客人光顾,她仍会在厨房滚好热水,在店中燃起两盆暖炭。
沈无忧为了店里这股温暖,也不再时常外出‘摸鱼’。
而‘临时工’宋玉如往常一样,是中午来到茶舍。
可能今天比前几天更冷,一路上宋玉并没有再碰到柳老太,也没有察觉倒被跟踪的情况。
“阿嚏!”宋玉一进店门就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徐秋关切数语,嘱咐她到炭盆边取暖。
从早上开店到中午过后,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店里也是空空荡荡,徐秋看宋玉似乎感冒了,便让她早些回家休息去。
宋玉求之不得,凭借这个机会离开茶舍,小心翼翼地绕了个路,终于能赶往猫猫山。
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山脚下那个隐秘的洞穴,上次离开前她费心地给洞口做了伪装。只见附近藤蔓凌乱,洞口也让藤蔓遮掩,若非有心人是绝难发现的。
她取出夜明石,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洞穴的深处。葫芦还静静地嵌在石壁间,仿佛与山石融为一体。
这次,她带来了好几个大号的葫芦,还有一些精心制作的竹筒工具。然而,令她意外的是,经过这些天的收集,那小小的葫芦却依旧未能装满。
并非‘炽魂浆’滴得太慢,而是这东西也讲究天时地利,温度适宜方能产出丰盈。天气越冷,‘炽魂浆’的产出便越发缓慢。
正想着,宋玉毫无防备地打了个喷嚏。
看来,此事还真是急不得。
她按捺住心中的急切,冰冻的双手搓了搓暖壶,顿了几个呼吸便开始在墙壁边缘搭起简单的承接装置。
竹管巧妙地连接着各个葫芦口,能顺利将‘炽魂浆’引流而入。这工序虽不复杂,却需细心与耐心。她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便制作好了装置,只待开春时节,‘炽魂浆’复苏流动,方能满载而归。
反复检查这装置后,宋玉这才开始检验那只装了半个葫芦的‘炽魂浆’。
轻轻摇晃葫芦,感觉有些重量,浆液粘腻,流动并不算灵活。从葫芦口处散出阵阵热气,没有参杂什么异味,十分纯净,这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