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智修方丈这人也是听都没听过,但宋玉没有对此猜疑,相信盛道昌此番处理定自有原因。
盛道昌突然抛出一个问题,“封仙城再往东三百里,是什么地方?你可还记得?”
宋玉点点头,“是前朝‘惠帝’金开元的衣冠墓。”
记得那是七年前,宋氏商队以经商名义赶往封仙城,实是勘查附近地形,找到一个风水宝地,岑钢推测此地置办墓室是最佳。果然掘地三尺,在凌云峰下发现庞大的衣冠宝物,却独不见棺木遗体。
后经查验,确定这些物品就是前朝‘惠帝’金开元之物。
金开元是前朝最鼎盛时期当政的皇帝,那时的鑫盛神洲比如今还要光彩夺目。这最显著的功臣便就是金开元本人。
他的修为曾临化神境界,是万众注目将要飞升的修者。而他有如此成就,传言是因为得到了‘神君舍利’辅助修行。
试问天下间谁人不对传闻中的‘神君舍利’垂涎欲滴?
然而就是这么神奇的人,突然就传出暴毙的消息。
他是如何死的,至今都是一个谜。
他葬身于何处,谁也不知道。
只知道,随着他的离去,后来继位者一代不如一代。便就有人说,金开元的后人没能把‘神君舍利’留住,可能将其随着他一起下葬。
于是乎,寻找‘惠帝’之墓在当时掀起一股不小的热潮。但是历经百年,甚至鑫盛神洲已经改朝换代,谁也没有找到‘惠帝’之墓,倒是让宋氏商队找了其陪葬品墓室。
按理说,陪葬的东西在这里,那么遗体棺木也一定在附近才对,然而宋氏商队几乎凿平整个凌云峰,依然不见金开元的棺木。
盛道昌说道:“这事我早在秘密调查,前段时间工部的杨西告诉我一件事。”
宋玉好奇倾听,她曾有所耳闻,杨西就月前平州城海水倒灌使地方发洪涝灾害的事情,被盛徽宇下狱,差点魂归天牢。后来是盛道昌说情,才让其免于一死。
让杨西活命的,只是一则地理消息:经修路时发现,凌云峰下有一处深不见底的地下河。
“若是常年雨水使水土异变,金开元棺木掉到地下河中呢?”
这是盛道昌的猜想。
宋氏商队在外的这些年,明面是行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寻找‘神君舍利’,还有寻找失踪多年的大皇子盛徽仁。
寻找盛徽仁的理由自不用说,寻找‘神君舍利’或是随大流想利用此神器让修为更进一步,但是宋玉知道,‘神君舍利’是盛道昌救命的灵丹妙药。
十年前的重创一点不是外界所想象那般轻,那几乎要了他半条命,如今已是命悬一线的地步了。
此时得到提点,宋玉表示,这次行动一定找到‘神君舍利’,同时也不会放弃寻找盛徽仁。
然而,听到后者,盛道昌的眼神一黯,甚至眼眶泛出泪光。他无力地摆了摆手,声音艰涩地说:“罢了……不要再浪费人力物力去找他了。”
宋玉大惊,不想从来坚定的事情,盛道昌如何就放弃了?
难道盛徽宇如今实力,竟让盛道昌忌惮、小心至此?
思绪之间,原本一旁待命的度尺应着盛道昌示意,走上前来。
宋玉接过他递来的小瓷瓶,将瓶中一颗黑色药丸倒入手心,想也不想将其吞入喉中。
这便是‘纵鸢蛊’毒发的暂缓之药,每年食用一粒,宋玉早习以为常。
这时,门外有侍者匆匆来报,盛徽宇来了。
从前来时,他会恭敬地在门外等候,即便风雨烈阳,他毫无怨言。
现在过来,不等通传,他大步流星,没人敢阻拦。
脸上依然挂着笑,可是又与从前不同,如今的他意气风发,张扬肆意。
想当初荣登帝位,是太上皇禅让。只要盛道昌在世,前朝后宫若有政要议异,还要来聚仙池山庄请示。这让他这个皇帝当得颇不是滋味,如今可好,一切不稳定异动,都在绝对实力的展示后臣服。
自长乐大殿一战后,来聚仙池山庄给太上皇请安的人明显少了许多。
一路行来,就连大殿外也不见孩童练武与嬉闹之声,盛徽宇自然心情大好。
盛徽宇心情有多好,盛道昌的心情就有多阴沉。
“朕组建了一支商队,只等有经验的人帮我领航。还恳请父皇让出宋玉。”看盛徽宇咄咄逼人的样子,并不是在请示。
“皇上……”李贤察觉到盛道昌呼吸不畅,斗胆插嘴,“圣父近日多有操劳伤神,此事还是改日再……”
话还没说完,李贤已觉无形的气劲压来。
惊慌地抬眼一看,盛徽宇正冷冷盯着他。李贤再说不得话,一丝鲜血从嘴角涌出。他连忙跪伏下身,没敢再多言。
殿中侍候的内侍们均也低下了头,垂着眼,一时间殿内静得可怕。
盛道昌自知已经无力与之抗衡,挥挥手让李贤、度尺和思寸等内侍于殿门等候。
“她已经不在我这。”盛道昌幽幽说道。
“哦?”盛徽宇不信,“朕今日遍寻全城,除了山庄,她还能藏到哪里去?”
“你搜。”盛道昌气愤说道。
盛徽宇就等他这句话,“那么,朕就不客气了!”
盛道昌勃然大怒。
盛徽宇今天是有备而来,真就让带来的一干手下去山庄各处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