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不知道沈应頫?你们定是外地来的吧!他可是我们县最大的茶商。沈家世代卖茶,富甲一方,我们这儿最好的茶可都是他们家的。”店小二趁着斟茶的时候,搭话回了飞燕。
“最大的茶商?说不定姜禾就在那沈府!你们说的那个品茶宴是什么时候?人人都可参加吗?”飞燕一听到茶商二字,立马来了精神。
“沈家的茶宴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去的,人家请的都是当地有名的官员商人,哪是我们平头百姓能参加的。据闻那茶宴上喝的都是进贡到汴京的好茶,咱们可没那个福气喝。”听了这话,飞燕有些泄气,但转念一想,还没有自己去不了的地方,顿时又得意起来,拉过楚楚小声说着去茶宴的事。
酒足饭饱,商议好了这几日的安排,众人便出了酒肆,准备好好游游江南。饭后的飞燕带了些慵懒,小臂一伸,懒懒挽住了公孙策的手,小脑袋瓜子也轻轻靠在了他的肩上,惹得公孙策心中泛起一阵柔情,脚步也慢了下来。
信步闲逛在街上,看着形形色色的茶坊,不觉感叹这江南的茶坊真是多不胜数。各种档次都有,但不论是什么档次的茶坊,装修都很精致。每家茶坊皆是挂名人字画,插四时花草,各有特色。有些茶坊,会有漂亮的歌妓陪茶唱曲,有些则是邀请艺人献艺以招揽客人。公孙策边走边与飞燕附耳低语,给她介绍这江南的人文风光,斗茶风尚。飞燕乖巧地点着小脑袋,认真听公孙策讲解,眼里满是崇拜。
巷陌路口,有商贩叫卖着荔枝膏。刚吃饱的飞燕楚楚展昭三人,一人又捧了一盏,将已经微鼓的小腹撑得更鼓了些。
出了街心,一个市集映入眼帘,扑卖奇巧器皿,书画书籍,小物玩好,香药香囊,金石文物,好不热闹。刚解了渴的三人,立刻双眼发光,穿梭在各色小摊之间淘好物。
飞燕和楚楚在一个饰物摊前挪不开脚,只觉样样都好看,拿着各种小物互相比划着。公孙策和包拯好脾气地站在两位姑娘身后,就等着掏钱讨心上人欢心。
江南小摊的簪子自是不比京城银楼的名贵,却富有当地的特色,飞燕对一支菡萏桃木簪爱不释手。公孙策立刻识相上前结账,快速从她手中拿过发簪,替她别在了发髻上。飞燕当即愣在了原地,双颊晕红,小小地跺了一下脚,转身跑开。留他在原地,不明所以。
“公孙公子,你不知道男子替女子戴发簪意味着什么呀?” 楚楚捂嘴偷笑,看着公孙策一脸茫然,揶揄道:“庞策啊庞策,只有丈夫才能替妻子戴发簪的!”
公孙策恍然大悟,害羞地挠了挠头,快步朝他那娇羞的小娘子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