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吧……感觉,大事不妙。”陆昭明磕磕绊绊说道。
“错,”沈秋吟否定,“好事,大好事,我今儿个研究了新东西,就差你们了。”
新东西!
陆昭明眼睛一亮,“快快快,小爷最会吃了!”
沈秋吟领着两人上二楼,等他们坐下后,拍了拍手,小二们如水般往里来,没多久,宽大的桌上放满了新出炉的东西。
陆昭明的目光落在成堆的东西上。
这东西黑漆漆的,有些像碳,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但卖相属实不太好,陆昭明突然就不那么自信了。
姜泊清仔细看了一番后问道:“这是什么?”
“卤味,”沈秋吟解释,“由香料包熬制而成,放凉食最香。”
说罢,期待地看着他们,等着他们动手。
越香的东西越毒,就好比犯罪之人的伪装一样,陆昭明不敢轻易下手,看向姜泊清,十分有礼道:“舟野先请。”
让他先吃,若是好吃,他就大快朵颐,若是不好吃,他立马找借口先溜,怎么样都不亏。
姜泊清哪能不知道他的小心思,不过懒得拆穿。
自上回有了柠檬鸡爪的事后,姜泊清现在是完全相信沈秋吟的手艺。
他家阿吟有一双巧手,即使在难弄的食材到了她的手上,都能开出一朵花来。
姜泊清瞅了瞅桌上的东西,最终拿起一根皱皱的鸡爪,咬了一小口,眼睛霎时瞪大。
软糯、鲜香,好好吃。
这一刻,姜泊清词穷了,不知该用何词来形容此等人间美味,想来想去,也唯有一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只有这样,才可表明决心:若日日都能吃到如此美味,他愿意常住百膳楼!
“如何?”沈秋吟与陆昭明异口同声问。
西崤的香料不比后世齐全,她做出来时很是担心味道上会有所欠缺,因此找了很多人试。
百膳楼的小二们一致认为可以,但沈秋吟还是不放心,又找了一些人,这回有人提了意见,太辣了。
她虚心接纳,改良一番后,果真更符合濮阳百姓的口味。
而到姜泊清和陆昭明皆不是正宗濮阳人,若他们也觉得可以,她认为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这钱她都能赚到。
“合着你是阳谋家呀?”系统精准评价。
沈秋吟道:“错!你只说对了一半。”
“嗯?”
“我是阴阳谋家。管它是哪地的,只要是钱,我都想赚。”
“财迷,财迷,大财迷。”
“我开心,我乐意!”
她与系统斗着嘴,姜泊清已经吃完了一整根卤鸡爪,准备拿第二根。
陆昭明抓住他的手,“别动,先说味道如何?”
他真是抓耳挠腮心痒痒的很,既想下手,又害怕味道不尽人意。
“我这动作还不能表明味道如何吗?”姜泊清反问。
“哎!有道理哈,”陆昭明松开他的手,“一时糊涂了,没有反应过来。”
姜泊清不想评价他,一心都在卤味上。
沈秋吟卤了许多东西,除了鸡爪外,还有鸭脚,鸭脖子,及一些素菜。
姜泊清这回拿了鸭脖,一口咬下后,恨不得升天,辣中带着些许甜,综合了辣的刺激,又留下余甘,真是好吃到流泪。
于是乎系统下线后,沈秋吟就看见一个眼眶润润的姜泊清。
“你这是……辣哭了?”
她有印象,做卤味时按耐住了一惯的喜好,没有放很多辣椒,反而加了许多砂糖提鲜,不应当这样呀。
陆昭明咬住一根鸭脚口齿不清道:“我知道怎么回事?”
沈秋吟看着他,静待他的下文。
他说:“好吃哭了。”
姜泊清点头。
这这这,这也太夸张了吧,沈秋吟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然而,这对于姜泊清与陆昭明来说,是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接下来两人很有默契的没再说话,只想着卤味,很快,一桌东西就被他们一扫而空。
两人摸了摸鼓起来的肚子,心满意足靠在椅子上,侃侃而谈。
“原以为只有肉好吃,没想到菜也好吃,特别是马铃薯,当真美味极了。”陆昭明回味道。
姜泊清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沈秋吟为他们端上山楂汁,“喝点吧,帮助消化。”
那不是简单的一点,而是一桌,真怕他们被撑死。
“谢谢沈掌柜。”陆昭明接过,礼貌道谢。
姜泊清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盒子递给她。
沈秋吟打开,是一根金钗,做成牡丹花的样子,雍容华贵。
“上次答应你的金钗。”
陆昭明看过去,“咦”了一声,“这就是你捣腾了好几日的东西吗?原是这个呀。”
他曾无意看见过,姜泊清拿了一块儿金子,但具体做什么用的,他就不知道了。
“你……”沈秋吟看向姜泊清。
这是他亲手做的?
姜泊清站起来,将花钗拿起,戴在她的发间,“他们手艺不行,做出来的东西不好,所以我自个儿做,阿吟喜欢吗?”
“喜欢。”她重重的点头,是真的喜欢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