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另一个层面讲,姜雁也是怕姜泊清真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落得骂名,所以还不如自己先教训一顿,别人说的时候也没有那么难听。
沈秋吟瞧着他那一身被得不成形的衣服,心中的愧意更深。
为了弥补姜泊清,她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子好菜,饭桌上,不断得向他献殷勤以祈求他能消消气。
姜泊清看着自己碗中堆成小山般的食物,对沈秋吟道:“我没记仇,你别夹了,我真吃不完了。”
沈秋吟一看,哦莫,一桌的菜有大半都在他碗里,好像真吃不完也。
她收了筷子,“好好好,您吃,吃完我再夹。”
姜雁的目光在他们之间来回扫过,意有所思。
沈秋吟不给姜泊清夹菜了,转头看向姜雁问道:“姜爷爷,您来城里做什么?”
据她所知,姜雁不守边关后,就常年住在桃花村,很少回城。
总不会是谣言都传到了桃花村,老爷子特地赶来打人的吧。
自然不是这样。
姜雁道:“你上次不是说想要草药做药膳么,我那院子里长了新的,就特的给你背了来,怎知一进城就听到人说泊清渣了你,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那一幕。
姜雁带着歉意看着姜泊清,姜泊清扭过头,不看他。
原谅是一会事,可气还没消呢!
姜雁讪讪地收回目光,和沈秋说:“沈丫头,来瞧瞧这草药,用来做药膳准好。”
沈秋吟起身,正要去看,蓦然想到了姜雁当时说,做她孙媳妇儿才给草药。
不会收了这草药就是他孙媳妇儿了吧!
嗯!这极有可能是老爷子的阴谋,不能上当,这草药,她也不能收。
她又坐了下去,死死挨着凳子,今儿个,谁也不能让她离开这凳子。
姜雁没等到沈秋吟来看,猜测她还在担心上次的事儿,忙说:“丫头放心,老爷子这次不拉郎配。”
这次不拉,不代表下次不拉。这次只是暂时性放过,他在心里嘿嘿地想。
他此话一出,一时尴尬。沈秋吟和姜泊清都红了脸。
这都是什么虎狼之词呀!
姜泊清咳了两声,试图掩饰尴尬,而后道:“吃菜吃菜,再不吃就凉了。”
沈秋吟附和道:“对对对,再不吃就凉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姜雁的目光扫过他俩,翘起了嘴角,哟,这是害羞了哦!
一顿饭吃完,姜雁和姜泊清酒足饭饱,都打起了满意的饱嗝,伸了个懒腰后,起来收拾碗筷。
这可是大英雄和大理寺少卿,怎么能让他们动手呢!守在一旁的小二们十分有眼力见的抢过碗筷。
姜泊清道:“其实……”我来就好。
可不等他说完,小二们端起碗筷就走了。
他们不吃白食,不能收拾碗筷,那就收拾草药吧。毕竟,姜雁背了一大篓,弄起来也是麻烦,趁着现在人多,懂草药的人也在,不如就给它归类了。
沈秋吟不识草药,便只能在一旁端茶送水,看着姜雁和姜泊清弄。
他们弄到天色泛黄。
姜雁要走了,走前将沈秋吟拉到了一处僻静地方说:“沈丫头,我想在你这儿为我那孙子订一个月的餐,你也知道,刚才打了他,总要赔罪……,顺便也给他补补身子。”
他本想亲自下厨,做几道好吃的给姜泊清赔罪的。可一想到自己的厨艺,还有他那嫌弃劲儿,姜雁放弃了,还是选择订一个月百膳楼的饭菜给他吃。
“这是饭钱。”姜雁拿出几张银票给她。
沈秋吟不肯收,姜泊清挨打,说到底是她的错,若不是她想多了当街嚎啕,他也不会有此一难,这钱,她说什么也不收。
姜雁见她坚持,也就放弃了。
沈秋吟许诺道:“姜爷爷放心,这一个月,保证把姜大人养得白白胖胖。”
她一想到姜泊清白白胖胖的样儿,感觉有些滑稽,令她想笑,不过憋住了。
姜雁摸了摸胡须,笑道:“你的厨艺,我自然是不担心。”
就刚才那桌子菜,那叫一个美味,他现在都还在回味。若是,沈秋吟真是他孙媳妇就好了。
可惜呀,就是现在神女无情,襄王也无梦。两个人还不来电。不过,他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他两一定能成,到时候,嘿嘿!
把自己想说的说完后,姜雁就背着背篓离开了。
他走后,姜泊清背着手,出现在在了她身后,声音有些许冷,他说:“我爷爷这个人有些不着调,他说的话,若有得罪之处,你不要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