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无情山后,他们所听到的关于弃还村的消息,
陛下为弃还村当年发生的案子做了公正,
【荒宰之时,性命堪忧,死伤无数,邃丢弃人心,寄托于鬼说,以孩童换取良知,此乃大恶,大难,派大理寺搜查监管,寻当年真相,祖辈做过此事者及其后辈,皆会受之责罚,轻则牢狱,重则丢失性命,为还当年一命之恩,绝无轻饶。】
并以此警告百姓,无论在任何时候,人都不能丢了最基本的人性,去残害同族性命,甘愿让自己沦为血腥动物。
此公告一发,众多百姓反抗不公,而其中的多是男子,女子们多是自顾着自己的生意活计,在一旁瞧着热闹,笑他们的胆怯与当时的恶性,毕竟,没有哪个母亲是真正厌恶自己的孩子的,
于那时,他们同出生就被拿去换取物品的孩童并无区别,作为生孩换宝的生产物,亦或是在失去了价值后沦落为交换物,自新皇上台后,她们的地位,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愈发得到提升,可以不再依靠男人,无自由权的从父亲过渡到丈夫,再到自己的儿子,一生依附在男人身上才能活下去。
新皇上任,男女地位平等实施,因为女子称帝便是一个最好的开头。
一开始男人们并不服气,弱小无助的女人,脆弱如浮萍的女人,必须靠着男人的女人凭什么能和他们拥有平等的地位,他们反抗,他们叫嚣,他们要发动暴乱。
可微薄的双手是如何也抵挡不了长枪尖刀的,新皇选择用武力压制,他们的大将军骑着马,亲自操持于这件事,挨家挨户给女人们送合身的衣服,足够安身立命的银两和拥有一次离开的权利,包括青楼里的女人和小倌,并告诉他们,“若是有阻拦你们逃离的东西,可尽情杀之,无罪也。”
不少被家庭压抑,被孩童捆住,被丈夫殴打的女人逃了出来,或是选择拼死反抗,满身是血的去县衙里求死,县衙主早已被皇上调换了番,皆是为百姓着想之人,坚决遵循新令,只是让人带她们下去洗个舒服的热水澡,再昭示一则公示,为女子求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
百姓间动乱不停,却有更多的女人露出笑颜,带着她们的女儿,彼此关怀,相互照顾,社会逐渐稳固向上,她们靠自己也能赚取银钱,哪怕不多,也能获得活下去的机会。
世面上女人经营的产业越来越多,且花样繁杂,价格实惠,众多自大的男人逐渐被比下去,想要恳求妻子女儿的原谅,让他们重新回归家庭。
女人们心地善良,往往会选择原谅,去县衙求一纸婚妆,但身份地位会完全交替过来,女主外,男主内,且男人必须要完完全全操持好家中的一切,不可让女人参与,会有为期三年的调查,不符则会入狱。
这时的男人们则会露出真面目,破口大骂,县衙主会派人上去摁住他们,任凭女人们处置,女人们看清了他们的底色,但多数未选择重罚,只是希望以后互不干涉。
严刑峻法,坚决执行。
当然,其中也有许多深埋在男人臂膀下不敢自由遨游的女人,但律法改革本就是长久之事,无需着急。
可男人们的动作并未减少,虽不敢再在明面上对此操刀,但在背地里做的动作却愈发的多,将军烦不胜烦,干脆把又一次爬到他榻上的小倌给扔了出去,因为并没有女人再愿意做这样羞辱面子的事,便只能由爱上身体纠缠,还愿意做那档子事的小倌去做。
将军把剑砍在他的脖颈,渗出了血,皇上悠悠从他身后走来,看着周围看热闹的人,一巴掌甩到他脸上,同他道,“最后一次,你自己处理好。”
说罢,转身离开,未留一丝情面。
将军气急,一剑砍掉了小倌的头颅,听闻将军在皇上宫殿外跪了一天一夜,才求得原谅,许了进去的机会。
此后,无人再敢有这个念想。
弃还村更名为荣正村,希望村子荣光而发,正大光明。
村子上空所飘荡的怨气消散大半,还有不少留存的经年怨气也已被仙山派去的人给除掉了。
荣儿及其他被抛弃在村子的人也恢复到原本十七八岁的少年少女模样,带着孩子们建设村庄,他们为怨主建立了衣冠冢,将其建造成为更大的祠堂,派人去祭拜打扫。
并收着这些年报案于他们此处失踪的人名,挨家去补偿,即使大多都会被扫地出门,有的慈善的老人知晓他们的故事后即使再为怨恨也会忍不下心对他们恶恨,只求得再不相见,来世更不相欠。
丛陌他们回来后和情一老者报告了情况,也得到了较为丰厚的灵石和银钱作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