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幼微一番话,惹得甘兰英又哭又笑。
单纯的现代少女,哪里会知道,卫别鹤护她根本不是因为银子。
*
卫别鹤看着戚幼微和甘兰英走远后,才在太皇太后面前坐下来,将储秀宫的事一一讲清。
卫别鹤:“本也不算什么大事,两位姑娘有了点误会,又受宫人一挑拨,才生了嫌隙。”
卫别鹤继续道:“请娘娘放心,微臣已经将犯错的宫人带回了刑狱,以后这事不会再犯了。”
今天早晨,陈白贞和何婺儿因为一支钗子,闹得大打出手。
何婺儿还告到了慈宁宫来,太皇太后不善出面,只好让卫别鹤去解决她们的破事。
太皇太后倒是深思起来,“哀家看不只如此,陈尚书他向来对卫泽忠心耿耿,他的女儿恐怕是想给婺儿一个下马威,这些日子阁老也常说陈尚书处处针对,恐怕心里还想着先皇,要闹翻了天。”
太皇太后本姓何,是青州何氏。而送进储秀宫来的秀女何婺儿,是太后母家的人。
而陈白贞的父亲陈尚书,是先皇卫泽一手提携起来的文臣,从七品官做到如今正二品,还入了内阁。陈尚书与定南侯是莫逆之交,两家的女儿也是一块儿长大的。
卫别鹤神色一凛,“娘娘许是多虑了。”
太皇太后哼了一声,“这事你就别管了,哀家知晓你在文臣当中难做,就让司礼监的人去。哀家正好也想看看,这王德义的手段。”
既然太皇太后已经下定了决心,卫别鹤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退出了慈宁宫。
但卫别鹤没有想到,他给戚幼微安排的轿撵仍然停在慈宁宫门口。
见他出来,青山迎了上来。
“义父,戚姑娘领着兰英姑姑自行走了回去。奴才瞧着,戚姑娘的神情算不得好,怕是吓的。”
卫别鹤坐上轿撵,他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轿辇的软毯上还残留着戚幼微的味道。
卫别鹤轻声说:“你错了,她的胆子一点儿也不小。”
戚幼微就是这样,等害怕的劲头过了,她就比谁都要冷静。
青山跟在卫别鹤身侧,偷偷瞥了卫别鹤一眼,也清楚地感受到身侧传来的低气压。
“义父可有什么烦心事?”
破天荒的,卫别鹤也有心思与青山闲谈起来。
卫别鹤:“如果我杀了你的好友,你会恨我吗?”
“这……”青山颤颤巍巍,不敢作答。
卫别鹤换了一个问题:“若是我知晓杀你好友之人是谁,却没主动告知你,你会恨我吗?”
青山憋了许久,“奴才不敢。”
卫别鹤冷笑:“但她敢。”
所以啊,还是装什么都不知道好了。
不知者无罪,戚幼微也怪不到他身上来。
而且,陈白贞若是死了,戚幼微的身份也就安全了。
*
戚幼微回到尚寝局时,几位女史忙得脚不沾地。
她刚一进去,张女史就将一卷轴递到她手上。
戚幼微看了看卷轴上的名,是统计灯笼库灯笼数量的记录。
“张女史,这份卷轴我看过。”
张女史神情凝重,“昨日听姑娘说过,之前的记录中,写了有五千余盏灯。但我今日找出来的,上面分明写的是一千余盏。”
戚幼微疑惑:“诶?怎么会……我这两日才看过啊。”
张女史猜测,“这份卷轴恐怕是被人改过。”
戚幼微一脸懵,打开卷轴一看,上面的数量,果然如张女史所说。
只有一千余盏。
戚幼微虽然成绩不太好,但也没想到,自己的脑子能生锈到这种地步。
“一”与“五”都能看错?
这也太荒谬了。
戚幼微回头看向甘兰英,却见甘兰英也皱着眉,两人对视,视线都落在戚幼微手中的卷轴上。
她们应该没记错。
是这卷轴出了问题。
戚幼微提议道:“要不我和兰英姑姑去灯笼库再清点一下?这样更有保障一些。”
张女史摆了摆手,好心提醒:“这几日尚寝局都忙,既然是芳女史清点过的,也就不用再去数第二次了。姑娘若是得空,不如去卫大人那边帮帮忙,不要在这里多待。”
戚幼微也没纠结,领着甘兰英就去了刘司灯的房间。
见到戚幼微来,刘司灯也没惊异,仿佛是已经等了她许久,茶水都有些凉了。
刘司灯率先开口:“戚姑娘,有何要事?”
戚幼微透过窗,看向外面的天光,她撒不出谎来,“司灯,卷轴被人改过,灯笼库中的数量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