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二人有惊无险回到了酒店,路德看着妹妹进门之后才放心离开。在房间窗前的郁栀目不转睛地看着哥哥高大的身影,和维尔纳当初告别莱娜一样,进入了警备状态的路德没有再回头就急匆匆地回去了。郁栀不怪他,偏头看看从早上晒到现在已经有些脱水的向日葵,暗叫不好
幸亏挪回来的及时,耷拉着的花过一会就又神清气爽了。郁栀看着向日葵,又看看路德刚刚送的百合,难免想起那个亚瑟,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名义上的德国人竟然在两军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救了一个英国飞行员。要是让路德知道她在敦刻尔克的“壮举”,心里有气又不舍得责备,估计就是对着她念一顿紧箍咒,然后效仿海因里希明里暗里要求比特曼先生把她调回柏林。郁栀深呼口气,赶走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式的设想,将花束里的百合取出也找了一个花瓶放着养。黄色热烈明媚,白色纯洁淡雅,摆在一起,倒出乎意料的和谐
几天后,郁栀到店里取相片,和店主东扯西扯简单聊了几句,话题就自然而然的转到那天爆炸的风波
“那天的爆炸,您知道怎么一回事吗?”郁栀状似不经意的问
“你为什么问这个?”店主有点狐疑,长得挺眉清目秀的一姑娘,对这个感兴趣?
“我是记者”
“好吧,具体我也不清楚,德国人封锁了消息,只知道是我们的地下组织搞破坏。唉,听说有几个可怜的孩子已经被抓了,愿上帝照顾好我们法兰西勇士的灵魂”店主看看四下无人,才多说了几句
“什么意思…”郁栀感到有些不妙,应该会有人来救他们啊,难道…
“他们将于15分钟后…执行qiang决,在自由广场”大叔控制不住,脸上流下两行浊泪
“…我很抱歉”郁栀取了相片道了谢,心情沉重地走出照相馆
戴高乐将军身为主战派的核心人物,法国投降派的高层一直是他为眼中钉。至6月下旬,法国败局已定,他更是受到这些人肆无忌惮的排挤,不得已流亡英国,但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收复法国的光荣使命。1944年6月18日下午,在同样硬气的丘吉尔首相的有力支持下,这位将军发表了《告法国人民书》,要求希望自由的法国官兵们与他联系,在痛苦的泥沼中重新燃起对胜利的斗志与信心。他慷慨激昂的演讲振奋了每一个不甘屈服的法国人,尤其是首都巴黎,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在凯旋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抗议维希政府的不作为并表达他们对戴高乐的热烈拥护。自由法国运动的火种犹如法国人民的高昂的斗志,自此生生不息……
彷佛是一种心灵指引般,郁栀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去看看,看看这个法兰西的民族英雄所领导的战士是怎样的不屈。自法国的维希政府掌权以来,和纳/粹蛇鼠一窝维持着巴黎繁荣的假象。她已经太久没有经历过令她如此惨痛的记忆了,以至于她对中/国战场的残酷和震撼日渐模糊。而这些同样是为反法西斯事业献身的战士们未尝不值得她铭记,既然远在异乡,就看看这些同志,以另一种方式缅怀祖国的英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