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书珩置若罔闻,看向前方,抱起手臂。明鸢见他不愿说,只得就此作罢。
片晌之后,船到对岸,两人一下船,裴书珩就快步往芜城的方向走去,明鸢快步跟在他身后,远远地,见城里亮起一座高高的灯山,阵阵乐声和哄闹声乘着夜风吹进两人的耳中。芜城百姓像是在庆贺着什么。
“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明鸢道。
“不知道。”裴书珩显然对这些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快些找到程翀,找回锁灵囊。
好容易进了城,两人顺着人/流被挤得左右摇晃。街上人头攒动,一眼望不到头。明鸢一手攥住裴书珩的衣袖,一手将袖中的朴元抖了出来。
“还能追踪到程翀的踪迹吗?”
“什,什么……?”人声嘈杂,朴元被吵得听不见明鸢说了什么,半晌才明白过来,“人气太旺了,我感受不到魂息了!”说完便又缩回明鸢袖中。
两人不知走到了哪里,从一旁又涌进来一群人,叽叽喳喳的。
“你收到宴兰帖了?”
“我哪有哪福气能收到府君的宴兰帖,不过是想去宴兰台下一睹府君的风采罢了,看你穿得人模狗样的,你也是去宴兰台的?”
“什么‘一睹府君风采’,是想去采金的吧?”两人相互打量着对方。
明鸢听着好奇,便也加入其中,问道:“劳驾两位,请问什么是宴兰帖?采金又是什么?”
两人听见身后传来银铃一般的女声,同时一回头,看见身后站着一个明媚清丽的少女朝自己莞尔,两张嘴长得比金饼还大。
两人愣了半晌,谁也没开口。明鸢见两人都不说话,就要走,转身叫裴书珩,却发现裴书珩早已经被人潮挤到不知何处去了。
她挤出人潮,缩到旁边一间茶铺要茶吃,一边等茶,一边在人潮中寻找裴书珩的身影,趁着小二上茶的时候将方才的问题问了他。
小二是个热心的,见明鸢又是个貌美姑娘,话便更多了,道:“姑娘不是我们芜城人吧?芜城人谁不知道宴兰台呀,那可是府君大人宴请天下文人兰台赋诗的地方!”说着便伸手指着远处,“喏,那儿就是。”
明鸢顺手望了过去,果然看见一座灯火辉煌的百尺高楼,人潮也是向着那厢涌去的。
忽地一声暴雷,接着宴兰台下发出一片欢呼雷动。
“那是什么声音?”明鸢问道。
“哦,那是金池争标,”小二见怪不怪,又解释道,“兰台赋诗结束后便是金池争标了,哪艘龙船能争得金兰标便能获得府君设的头奖,争标的时候府君还会命人在金池中扔些宝物,争标之人抢夺这些金银珠宝,这就是采金。”
小二指着向宴兰台行进的人潮又说:“这些都是去看争标的,若是压中得标的龙船,也能获得一笔不小的钱呢!”
明鸢看他在说这话的时候眼中满是艳羡,于是从腰带上拆下一颗银珠,抛在茶盘里,笑着说道:“多谢你了!”说着将茶碗里的茶一饮而尽,起身便走。反正一时也找不到裴书珩,不如也去宴兰台凑凑热闹。
宴兰台下欢声震地,动静很大。明鸢奋力挤到了石槛边上。
水上丝竹声绵绵不断,楼船上灯火通明,甲板上舞姬随乐而舞,纤细娇软的身姿堪比两岸窈窕的柳枝;水上秋千站着一名歌姬,唱的是一首《月将行》,清婉的歌声随着池上香风悠扬盘旋;傀儡戏船上正演出着精彩的戏文;池中龙船争先恐后向宴兰台下的金兰标进发,落在后头的几艘龙船自知争标无望,便开始采金,前头几艘龙船挨得很近,一会儿这艘在前,一会儿那艘又争了上来,惹得岸上押了彩头的百姓哄闹不已,真是万棹如风,千鼓似雷。
终于,一艘赤黄色的龙船脱颖而出,率先划到宴兰台下,为首的那个划船人一手持桨,一手夺下了台下的金兰标。岸上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震天撼地的欢呼声。
欢呼声还未断,离宴兰台最近的一堆人中忽然爆发出一阵惊呼。明鸢也在这群人之中,她顺着旁边一人高举的手臂看去,只见一团小小的身影从宴兰台最高一层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