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君臣劫 > 第38章 “以死相逼”

第38章 “以死相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一会儿,殿外传来那文官凄惨无比的喊叫声。五十大板结结实实地打在他身上,痛得他额头直冒汗,等到处罚结束时,他已经虚弱不堪,再没有力气发出任何声音了。

天子盛怒,这场面也是朝中百官们第一次见。

今日这辩论,到了最后,结果如何已然不是最重要的地方。不管百官们如何同闻舒辩驳,陛下这里是一直信赖闻舒的,其他人再辩也无济于事。只是陛下再怎么相信闻舒的决策,也不能将百官的意愿视而不见。

因此,这场辩论最终赢或不赢,闻舒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改变国策。

闻舒这会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看向还处在盛怒之中的龙锦华,突然笑了。

所有人都对闻舒突然发笑感到莫名其妙,龙锦华也不例外。

闻舒走到龙锦华身旁,宽慰道:“陛下息怒,莫要气坏了龙体。”

龙锦华感到不解,小声问道:“子秋,你……?”

闻舒不答,只是扶着龙锦华走到殿前,张秋见状赶紧上前搀扶龙锦华坐回龙椅。

殿内安静异常,百官们都低着头,心下尤为慌乱,不知道闻舒在打什么主意。

空气里仿佛蔓延着紧张的气息,龙京入夏后的炎热,在烈日高高挂起时便已顺着殿外传了进来。这场辩论,竟已持续了两个时辰有余。众人额头上或多或少挤满了汗珠,也不知是被吓的,还是被热的。

沈谭明心跳得极快,面对自家父亲与闻舒的针锋相对,他选择沉默不语,既不敢得罪父亲,也不愿开罪闻舒。其实闻舒所言他也赞同,但作为世家子弟,他自小到大一直接受礼教的熏陶,即使当下觉着闻舒的决策有理,但心中多少还是认为这决策过于惊世骇俗了,因而现下不敢公然支持闻舒,更何况自己父亲又是那般尊崇儒教礼学,他现在若站在闻舒这一边,便是公然在朝堂上打自家父亲的脸。父子相离,这必然会成为朝堂的笑话,尤其是在沈家才刚刚起步的如今,他每一步都须得走得小心谨慎。

闻舒冷冷地打量着殿中所有人,脸上浮起深不可测的笑意。

“永和十五年,仲辉将军带兵迎击苍月,一战成神,从此保佑我朝二十年平安无虞。”闻舒声音洪亮,一字一句地说道,“现在突厥犯境,仲辉将军力敌不逮,却不忘为国捐躯,即使惨死沙场也要为我龙国留下喘气的时机。他死后,我龙国男儿变得窝囊利己,偏安一隅,不顾边境百姓死活,心中所思所想俱是自身前途利益。”

说到这里,闻舒苦笑了一下,继续说道:“男儿应当身强志坚,读圣贤书,为万世开太平,所做一切须以效忠天子国家为目的。沈谭明,我且问你,那日殿试之后,我等三人面见先皇时,你可还记得自己曾对先皇说过的话?”

沈谭明迟疑了一下,然后答道:“那日下官曾对先皇说,‘家父在家中多次教导下官,师人世之学问,依天地之命数,为朝廷、为皇上、为龙国黎民百姓效力,才能无愧我们沈家世代为官,忠君报国’……下官惭愧!”

闻舒冷哼一声,说道:“那日在食为天酒楼,你曾对我倾诉衷肠,我原以为你是热血男儿,心怀报国之心却无门路,因而在陛下登基当晚我便苦口婆心向陛下引荐你们沈家。然今日在这朝堂之上,你们沈家竟也是如此迂腐不化、畏首畏尾,着实让我太过失望!你当面回答我,你是否有愧于先皇,也是否有愧于我?”

沈谭明被训得羞愧难当,头埋得很低,额头上冒着虚汗,一时也不知如何接话。

闻舒又朝尹兆伦说道:“尹兆伦,你本是仲辉将军麾下副官,仲将军待你不薄,面对突厥的有力追击时,他无论如何也要保全你的性命,你且说说,你又是如何报答仲将军这般恩情的?”

尹兆伦一个猝不及防,吓得抬起头看着闻舒,没料到前一刻闻舒还在朝沈谭明发难,这一刻却又抨击起自己了。

“薄情寡义,目光短浅。”闻舒脸色渐渐泛红,许是怒气上头,就连眸子里也渐渐起了血丝,“还有你李大人,不止是你,你们整个六部,这些年究竟为朝廷做过多少实事?姚文清把控朝政,皇家威严被侵犯,若不是陛下于乱境之中拯救龙国于水火,这江山只怕早已经破碎不堪了。皇家威严尚在,你们的骨气去哪儿了?!”

“苍月招兵买马,国力日益强盛;突厥虎视眈眈,近年来亡我朝之心不死;历川欣欣向荣,百姓们安居乐业;唯有我们龙国,风雨飘摇多年,你们这群领着朝廷俸禄的官员可曾去民间看看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你们现在对着本官却是口口声声的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本官倒要问问你们,在本官问心无愧,为陛下分忧,为龙国献新策,为百姓谋福祉的时候,你们都在干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祖宗先人都在天上看着你们,你们难道不会良心不安否?”

这一番话振聋发聩,就连龙锦华也被闻舒的气势震慑住了,只吃惊地看着他,却没注意闻舒已经怒气冲顶。

百官们喉间干涩,无一不是心中羞愧万分,他们被闻舒这一句接着一句的铿锵之言训得无地自容。姚文清在时,他们在朝中看不到任何希望,什么权势、财富,都被姚家把持得稳稳当当。若在那时,他们谁人说上一句要为陛下分忧,只怕晨朝发誓,夜间便得命丧黄泉。

是啊,男儿热血,忠君报国,他们这些读书人如何能忘掉这些圣人之言?究竟是从何时开始,他们身上这一股志气消散得一干二净的?

“居安尚且思危,现在我朝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时,你们还不想着如何保家卫国。”闻舒脸上起了痛苦神色,眼眶中含有泪水,一双眸子直射出绝望的光芒,“既然骂不醒你们,本官只有以头颅鲜血来唤起你们的骨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